事实上,单纯的某一起涉警舆情事件并不足以赢得全社会层面的关注度。可毕竟该事件以及涉事主体本属于同一社会系统之中,基于蝴蝶效应的作用原理,这常常会对整个警察队伍乃至其中的任一个体产生影响。加之当下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自媒体舆论传播媒介强大的影响力阵势,使舆论导向具备了呼风唤雨的特异功能。当警察一旦置身于自媒体舆论监督的环境之下,其一言一行必定受到广大自媒体用户严格的监控、评定,将难免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触动。
其一,在本质上,警察的执法活动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活动,既然警察与民众处于同一个社会组织体,且以自媒体平台为代表的网际空间已逐渐演化为成熟的社会形态。由此,一旦有涉警事件的曝光,出于职业敏感和惯性,警察群体会进行自我关联和联想,内心必然会有所触动;
其二,在监督机制上,被监督的角色使然,警察常处于天然的被动局面。尤其在当下,互联网公共领域更容易汇聚民意,且有利于在一种互动情景中引导官方作出对公众有力的集体决策。案情的公开和揭露依托自媒体平台曝光的情况多发,无形中宣泄出民众对警察的不满与对抗,这难免会给警察群体施加心理压力;
其三,在心理预期上,警察个体乃至队伍有渴求良好舆论环境的现实期待。警察群体作为服务者的身份同样渴求积极正面的民意(社会)支持和评价,因为唯有良好的警民关系才能生成执法中的信任与服从。舆论环境的向好与向坏,都会涉及警察威信的树立,并对其个体的身心以及坚定执法的信心有重要影响。
节选:自媒体舆论监督环境下警察应激心理研究 郝仕骞 孙笑笑
公关公司导航:危机公关 上海公关公司 北京公关公司 深圳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