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鼓励自我心理调适。在面对疫情带来的威胁和挑战时,不同人群会出现不同的心理认知反应。研究表明,大约有百分之十五的人会表现出一些相对较为沮丧低沉的情绪反
应和行为反应。出现这样的现象,往往是不能全面地、准确地、科学地认识目前疫情所带来的风险或威胁,从而导致过度的心理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所以,客观、准确认识疫情带来的危害,是极为重要的。当我们客观认识到在不同情境下遇到风险性的大小,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可将这种风险降为最低,就可以舒缓自己的恐惧情绪和不适当的防护行为。
二是开通心理咨询线上服务。由于疫情期间绝大部分学生处于居家自我隔离状态,如遇到心理问题无法面对面进行面询。各高校应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伦理准则,对来访者的信息进行严格保密的前提下开通热线电话和网络邮箱,组织专业教师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三是建立心理互助共享系统。各高校心理工作者可以依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快捷和便利,联系各大高校共同建立心理互助共享系统,各层次高校心理工作者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如遇问题,可在系统中及时寻求督导,科学有效解决困难。
四是实现校园新媒体的心理危机无感干预。所谓的无感干预是采用一种干预方法,尽量减少学生的情绪阻力和行为阻力,并允许学生在自然情况下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与黑板报、校园广播、橱窗宣传栏、校园报纸等传统校园媒体相比,现代新媒体以微信、微博、客户端、QQ、知乎、抖音短视频、快手短视频等传播平台为载体,这些平台本身在学生中就广受欢迎,具有高度的用户粘性,更容易实现校园新媒体的心理危机无感干预。
节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保险职业学院保险系) 程艺萍,谢耄宜
公关公司导航:危机公关 上海公关公司 北京公关公司 深圳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