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界

新形式下监狱网络舆情应对方法探析

倍酸公关

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监狱作为司法体系中重要的刑罚执行机关,其依法行政、监管改造等执法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新形势下,监狱的各项工作,不再只是接受检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网络监督也成为大众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国家行政机关一样,具体每一个部门、每一项政策或个体执法者的行为都暴露在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并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网络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迅速传播。其中不乏一些个体所持有的有较强影响力或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也容易放大、误导或歪曲一些热点、焦点问题,造成负面效应,所以,监狱职能部门必须把网络舆论的分析与应对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充分做好网络舆情的处理与应对工作。
 

一、监狱网络舆情内涵及特征
 

(一)监狱网络舆情的含义。监狱网络舆情是指监狱出现的可能危及监狱工作人员形象的网络案件。有因监狱工作人员在执法中处置不当、执法不公、失职渎职,以及队伍出现违法乱纪等问题造成的影响,又有因罪犯亲属的不实投诉、恶意渲染或新闻媒体片面、失实的报道致使监狱及工作人员形象遭到严重损害的现象。
 

(二)监狱网络舆情的特征。监狱网络舆情有着网络赋予的突出特点。一是直接性。通过网络论坛、新闻点评等方式,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通畅。二是突发性。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一旦监狱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即可在网络上成为关注焦点的同时,也迅速成为舆论热点。而且网络实时更新的特点使得舆情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三是隐蔽性。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范和有效监督,网络成为网民发泄其他情绪的空间,监狱也可以成为借题发挥的工具。四是随意性和多元化。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网民在网上或隐匿身份、或现身说法,纵谈国事、交流思想、关注民生,多元化的交流为民众提供了宜泄的空间,也为搜集真实舆情提供了素材。五是偏差性。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如果网民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比如热衷于揭人隐私,谣言惑众,反社会,偏激和非理性,群体盲从与冲动等,也容易导致监狱执法行为被误伤,成为众矢之的。
 

二、监狱网络奥情的内容及诱发因素
 

(一)监狱舆情工作的内容。监狱舆情工作主要包含舆情的收集、研判和处置。舆情内容涉及狱政管理、刑罚执行、教育改造、生活卫生、民警队伍等监狱各项工作。当前监狱舆情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增强队伍的新闻敏感性,预防和减少媒体炒作,积极妥善处理负面舆情,为监狱安全稳定的大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监狱工作引发舆情的原因。一是由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所决定的。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信息源头在时间、空间上的不确定性,使得受众的理性思考、自我判断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偏听偏信。二是由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监狱从高墙电网的封闭性到信息的保密性,使得社会公众对神秘的监狱具有较强的探知欲望,一旦有媒体对出现的问题大肆渲染,就更加激发了民众对监狱工作的关注度。三是由个别监狱民警违规执法出现问题所导致的。目前监狱民警队伍确实存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民警法制意识淡薄,工作麻痹大意、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问题,一旦出现牢头狱霸、罪犯脱逃、非正常死亡等狱内案件,就为舆情爆发产生源头,滋生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后,如果处置不当,哪怕是应对的语言把握不当,出现漏洞,都会加剧监狱的舆情危机,把监狱执法行为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四是由民众对监狱执法工作的高度关注所引发的。随着我国法治教育的普及和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民众对司法职能部门是否依法行政、廉洁奉公的监督作用日益凸显。监狱作为刑罚执行的重要环节,对保障罪犯人格不受侮辱、维护司法公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站在群众和舆论监督的最前沿。五是改革步入深水期和攻坚期,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反映在一部分人心中,出现的消极和阴暗情绪,不加过滤,不加甄别,就集体倾泄在执法机关及政府机关头上。在互联网时代,国家行政机关、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成为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重点监督对象,任何个人或集体的不当行为,都会在媒体和舆论的显微镜下被高度关注,热炒发酵。
 

三、新形式下监狱网络舆情应对方法探析
 

(一)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舆情处置队伍
 

1.舆情队伍由党委领导牵头挂帅,向党委直接负责。一旦有重大舆情的发生,第一时间上传下达,抓住事发后黄金4小时,快速进行妥善处理。
 

2.舆情队伍的选材由基层干警、技术人员、有媒体经验的人员三部分组成。基层干警如管教员、干事,长期站在与服刑人员接触的第一线,对犯群动态、犯人思想状态有最及时的把握,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及时了解情况并作出反应。对于简单的情况可以直接扼杀于萌芽之中,避免重大舆情的发生。
 

3.队伍组建完成要进行定期培训和业务技能的更新。培训包括初任培训和定期培训,聘请经验丰富的舆情专家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定期对培训内容进行更新和升级,可以结合舆情实际,向世界先进的经验学习和探索。通过培训,强化了舆情处置队伍网络舆情及新媒体宣传的工作意识,掌握网络舆情工作的应对和处置方法。有效提高相关人员和新闻宣传队伍的网络舆情处置水平。
 

4.对舆情处置队伍的新闻发言人进行专门的培训与指导。培养新闻发言人既有权威性,又有技术性,同时具有亲和力。切实提高发言人的新媒体素养,以及对新媒体的掌控能力和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能力,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二)完善舆情监测、舆情上报、舆情分析、舆情应急处理以及善后处置机制
 

1.聘请专业舆情监测机构对网络媒体涉狱舆情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测。以各大门户网站、政府网站、主流论坛、知名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为重点。同时,定期开展实体渠道监测,如召开警民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
 

2.监测部门一经发现涉狱舆情,应立即上报分管领导和党委负责人,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汇报。以便于上级部门作出统一部署,整合力量。
 

3.舆情分析应深入考察舆情压力形成脉络与走势、网络传播特征以及媒体互动特征,研判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时把握舆情走势,预判未来状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对参与讨论的网民进行量化分析,调查其是否为有组织的恶意行为,是否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4.紧急情况发生后,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理系统。负责人应迅速启用现场处置方案,由监测研判团队及时提供相关资料,交由发言人应对媒体采访,及时澄清虚假信息。要分化舆论意见领袖,对亲监狱的意见领袖要加强沟通,增强监狱声音立场的影响力;对易情绪化的草根精英,要以安抚为主,不卑不亢,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
 

5.事后借助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发布调查结果,向公众发布真相,处理相关责任人,掌握主动权。同时,对恶意造谣滋事、煽动舆论的不法人员,要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三)搭建司法系统舆论平台,广筑监狱舆论阵地。监狱等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努力营造以政府为引导,媒体积极报道的舆论大环境。舆情处置队伍要学会策划舆论兴奋点,树立干警正能量的典型。同时,通过监狱网站、网络论坛、留言板、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畅通沟通渠道,第一时间倾听社情民意,防患于末然。
 

(四)建立和完善监狱系统舆情应对部门联动机制。监狱舆情管理涉及的范围广、门类多,加上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制约,单凭一所或几所监狱的力量无法全面处理与应对。因此,在要建立和完善上级机关领导,事发单位牵头、属地宣传部门协作,狱内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兄弟单位支持配合的联动机制。一旦发生重大舆情,各部门立即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有效应对舆情。
 

(五)加强对舆情处置工作的科技投入和法律支持。司法部门应加大对舆情工作的重视,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各监狱的舆情队伍建设。同时,监狱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生产优势,为舆情建设的软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提供资金,加大科技投入,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依法维权,并与技术人员和法律人士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
 

(六)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打铁尚需自身硬,只有切实提高监狱民警队伍的素质,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负面舆情的出现。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经得起媒体、社会舆论、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质疑,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新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不可逾越的监督平台。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对犯罪人员的惩罚、改造以及心理矫正等职责,研究和加强监狱系统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于创新监狱管理、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监狱系统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舆情管理,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的重要意义,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监狱舆情工作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资源调配、应急技巧和源头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着启动较晚、经验不足,尚需完善等问题。究其原因,既受到网络舆情生成环境、互联网传播特点的影响,也与监狱工作和民警队伍自身现状紧密相关。路漫漫其修远兮,各监狱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较变工作作风、完善工作机制、搭建互动平台、提升应急能力、建设专业队伍、夯实工作基础,全面提升监狱系统网络舆情管理应对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赢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汇聚力量,为监狱工作创造和谐、有序、优质的发展环境。作者:邹继岭 来源:七台河监狱 原标题:新形势下监狱网络舆情应对方法粗探

倍酸公关十大网络公关之一,国内颇具竞争力的网络公关公司之一,专注于政府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以危机公关、舆情监测、整合营销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机构,业务微信:beisuan123。

公关公司导航:危机公关  上海公关公司  北京公关公司  深圳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