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监测,掌握三类舆情演变趋势有专家指出,现如今已经进人政务舆情4.0时代,既冷处理被热引导全面替代。对于出现苗头性的、可能成长为重大敏感舆情的事件,不能够任其发展成冷处理,这会造成后续的髙成本。教育类舆情重在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医疗类舆情重在线下协调疏导、养老类舆情则更应该把精力放在舆论的走势,这不比安监舆情,需要在黄金4小时内统筹兼顾,也不像环保舆情发酵周期那么长,抓住了这三类舆情演变规律和处置核心点,可使舆情平稳落地。而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是加强信息监测,信息监测是舆情处置金字塔的底座,无监测便无处置。
2、避免舆情盲目扩散,主动回应关切教育、医疗、养老这类关注髙的舆情,想让其不扩散传播是非常困难的,既然不能阻止其扩散,那政务部门便要正确地引导它理性传播。比如:2018年髙考全面取消加分,是推进髙考公平公正的改革举措,但如果政务部门和媒体没有进行正面的引导,容易引发网友翻旧账,继而对新政不买账。一件敏感舆情曝光后,相关部门的事实陈述、态度表达、整改措施显得十分关键,这不仅能避免谣言、安抚群众,还可彰显主动作为。而对于已经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舆情,如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浙江省中医院技术操作严重违规,可能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道歉、关切、问责则是舆情处置的核心和群众的期待。
3、建立联合机制,重在罚改并进政务舆情牵扯范围较广,比如医疗类舆情,或许需要司法、卫计、食药监、企业等联合办公,建立有效的舆情处置联合办公机制势在必行。联合办公,可以节约时间成本,避免信息不对称、外部阻力或后期通报口径不一,是处置重大敏感舆情的推进器。政务部门,对于舆情处置往往重在处罚,罚固然没错,但却不能有效规避同一个地方的二次犯错。整改、改良、改变应该与处罚并进,发现问题不改,久而久之容易再犯。改是罚的一种升华,也能减少舆情出现的频次。
4、紧跟时代,优化细分领域舆情应对舆情发展已有10年,许多政务部门改变了以往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的观念,在出现舆情时,有自己系统内的一套处置机制。但是,系统内原有的处置机制是否还能满足时代变迁的需求,这需要打个问号。如今年发生在湖北地区的女孩遭抢劫被脱光割伤却不立案教育类舆情,前期应对不妥导致外省媒体介人形成敏感议题,增加再处置的难度和成本。这其实是没用跟上当今舆情应对细分化的节奏。优化细分领域舆情应对,掌握新时代传播规律和网民动态,对舆论场议题能够及时进行分析研判,是当代舆情处置的关键。(荆楚网)
公关公司导航:危机公关 上海公关公司 北京公关公司 深圳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