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当前,舆论场呈现越来越复杂的话语格局。舆情危机应急工作也由过去的非常态逐渐向常态转变,政府的话语权威和公信力受到外界各种影响,社会治理成本提高、难度加大。在此背景下,提升新媒体平台的舆论引导能力,不仅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把握主动权和主导权
新媒体平台要从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四个维度全面改进工作,牢牢掌握重大风险事件中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全面提升新媒体平台在防范重大风险中的作用。
一是全网联动,矩阵协作,做强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以政务微平台为代表的主流新媒体平台,无论信息的发布量、浏览量还是发布时间,与社会公众需求都尚有一定距离。而各主流新媒体平台之间在日常信息发布方面,存在内容要么同质、要么不相关的现象,相互引流少、彼此呼应少。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不受地域限制,要改变传统媒体传播观念,加快主流新媒体平台互动合作、部门之间沟通协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结构清晰、功能完善、协作有序的新媒体矩阵,全面提高我国政务信息的传播范围和效果。同时,完善新媒体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快机制建设,提高工作技巧,宣传、网信和应急部门深入加强业务沟通,有分工、有配合,协同解决突发事件或潜在的风险问题。
二是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引导力。在互联网舆情应对中,谁第一时间发声,谁就是事件性质第一个定义者,一定程度上谁就掌握了舆论主动权。如发生突发事件,要积极用好新媒体平台,速报事实、慎报原因,持续滚动式发布信息。绝不能等谣言四散引发网络围观时,才出面被动澄清、解释、发布。
三是准备充分,谨慎表达,提升新媒体平台的公信力。根据舆情风险等级,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由宣传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根据事件属性,分级分类管理,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网民有很强的判断力,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要准备充分,用足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态的证据,事实完整清楚,注重内在逻辑,寻找合适角度,立场坚定、态度温和,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另外,信息发布过程中,主流新媒体应注意不出现低级错误。
四是沟通协作,齐心协力,打造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沟通协作不仅是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化解舆情危机事件的重要举措。主流新媒体平台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齐心聚力,为推动各类问题的解决搭建强大的统一战线。在舆情工作中,主流新媒体平台还要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舆情生态,能团结好各平台网络大V、知名人士等,共同为宏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力。面临舆情风险时,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权威对主流新媒体平台的声援或转发,可提高主流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有助于更快消减公众疑惑、化解公众怨气,推动事件解决。
避免误区 提升应对能力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避免低级错误,减少工作误区。新媒体平台在舆论引导中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做法,应引以为戒。一是排除异见。要理性看待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批评,允许不同声音存在。二是火上浇油。针对网络对骂、互诬互谤等现象,新媒体平台如不能履行好管理职责,而是火上浇油,将使涉及的人越来越多,事态日益恶化。三是误导舆情。遇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爆炸、特大矿难等突发事件,曲解舆论引导的含义,主观上误导舆论,使上级党和政府、监管部门等无法了解事件真相,错失化解良机,甚至应对措施不当。
面临当前复杂的舆情环境,我们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全面提升新媒体平台的舆论引导能力。一是要发挥各类在线舆情分析工具和社会学、传播学专业分析工具的作用,通过挖掘、抓取、分析舆情数据,科学、高效、精准地进行风险事件舆情研判。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培训主流媒体运营新媒体平台的能力,全面提升信息发布能力、解读政策能力、回应公众能力和应急公关能力。三是要加紧培养一支专业能力强、政治作风硬的舆情分析、研判和引导队伍,不断提高舆情工作者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和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此外,各类智库机构还要加强对舆情危机事件的监测与应对研究,及时为党和政府更好开展舆论引导工作献计献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凤丽 孙开 (本文系河北省社科院重大课题当前重大社会风险防范与应对研究(2019Z06)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外文局朝华出版社)
公关公司导航:危机公关 上海公关公司 北京公关公司 深圳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