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界

棱镜门事件美国政府的一场公关危机

倍酸公关

  英国《卫报》打头、美国《华盛顿邮报》跟进,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过去6年间对苹果、facebook,微软、谷歌、雅虎等互联网公司,以及在阿拉伯之春和叙利亚内战期间的美国公民电子通信进行监控的消息全盘进行了揭露,並指出硅谷互联网巨头们为美国情报机构搜集这些消息提供了后门。而这一系列的行动被冠以了棱镜的代号。据披露,该计划的主要使命是大范围收集並监控网络和电话用户信息。
  此后不久,棱镜门的主角、29岁的电脑技术人员斯诺登浮出水面。斯诺登並非职业间谍。而是为美国中情局CIA和国家安全局NSA提供外包服务的博思艾伦公司的雇员。他借工作之便窥探了棱镜门的核心机密。爆料前,他已从工作地夏威夷秘密逃往香港,而后转到俄罗斯。到本文截稿时止,他仍滞留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中转区。
  棱镜门的曝光令美国政坛、社会和公众处在不安之中,並引发媒体和政治家们的普遍骚动。随即,事件变成了美国政府的一场公关危机。
  棱镜曝光,举国不安
  正如《纽约时报》等许多美国媒体所指出的,曾通过《爱国者法案》赋予国家安全局以如此广泛搜集公众隐私权力的国会议员们,甚至该法案起草者都不安地发现,情报部门对个人信息的搜集和窥探,已脱离其控制。棱镜所披露的,只是冰山一角。谁能保证,政府、国会和司法机构的隐私,不被情报部门的眼睛无声无息地窥探着?
  而对于笃信自由和隐私保护的美国民众,不安更为明显。他们如今发现,所谓国家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是如此弱不禁风。自己日常起居的一切都可能被无数双眼睛审查、监视。
  他们曾坚信的数据保护法在情报部门面前竟如一纸空文,几乎没有任何一种通讯方式是可以让自己感到安全的;他们更发现,棱镜门曝光后,政府和情报部门承认确有其事,而政府所不安的並非公众隐私受威胁,却是泄密对国家安全的极大破坏。
  对内安抚,奥巴马过关
  应该承认,在应对政坛、国内民众不安方面,奥巴马政府的公关处置是较为成功的。
  6月7日奥巴马发表有关国家安全计划的演讲,将针对棱镜门的批评称为炒作,拒绝为窃听道歉,並要求公众明白100%的安全和100%的个人隐私不可兼得,每个人都不得不有所取舍。
  此后白宫、国务院、情报机构的口径如出一辙,尽管直到今天,仍有许多美国媒体和个人质疑政府是否有这样的特权、但最初对个人隐私泄漏的惊恐和对斯诺登的同情,却大为转变。据6月17日《今日美国报》/皮尤联合民意调查显示,54%的受访者认为斯诺登应该被起诉。
  而奥巴马政府最成功的公关手段,是用得失利害争取到了国会中的反对党政客。棱镜计划和《爱国者法案》,都是历经几届政府的保留性项目。小布什等共和党总统在这方面的功绩甚至远大于民主党和奥巴马。而表明这一利害关系,令在事件初始幸灾乐祸的共和党人,在短短几天后转而竭力为棱镜门辩护,並大骂斯诺登是叛国者。言辞之激烈,甚至超过奥巴马政府。道理很简单,棱镜门如果臭了,共和党的是非远比民主党更多,保棱镜就是保自己。
  而在这种氛围下,最早爆料的媒体《华盛顿邮报》很快转向,原先持中立立场的《纽约时报》接连发表批评斯诺登的评论员文章,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美国社会情绪的变化。
  外患发难,难以平复
  奥巴马使用浑身解数,算是安抚住了国内民众的不安,但在安抚国外方面,奥巴马政府的公关措施却很不得力。
  棱镜门曝光后,欧盟对棱镜门表示严重关切。欧盟委员会司法专员维维安;雷丁甚至致信美国同行埃里克;霍尔德,要求后者迅速而具体地解释棱镜项目的细节,包括国家、范围、监控情况,以及硅谷的IT公司究竟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等。
  近年来,欧盟曾多次迁就美方就数据交换方面所提出的苛刻要求,包括允许美国在必要时获得欧洲公民的银行账户信息、调查跨大西洋航班乘客数据信息等,而理由都是打击恐怖主义和严重犯罪的需要。但如今,棱镜让欧洲人发现,美方一方面不断要求欧盟遵守这些协议,一方面自己压根就没把协议当回事。
  尤其是曾有过民众被监听历史的德国反应强烈。出生在前东德的总理默克尔更是感同身受。然而美方对德国的强烈反应漫不经心。6月18日,奥巴马访问德国,本是化解这一症结的天赐良机,但他19日在柏林发表的讲话对此事进行辩解称,棱镜挫败的威胁不仅针对美国,也针对包括德国在内的盟国,但显然这种辩解未能打动德国人。
  至于俄罗斯、中国等原本动辄被美国指责信息监控的国家,在棱镜门曝光后更反指美方虚伪,对此美方用斯诺登可能和俄、中情报部门合作等理由反驳,但在棱镜门细节不断曝光的背景下,这种反驳的公关效果可想而知。
  政策失误,叛国者难返
  如果说,在棱镜门的消毒方面,美国政府的公关可谓得失参半,得略大于失,那么在要求遣返斯诺登方面则颇为失策。
  斯诺登抵达香港后,美方不断以有损双边关系相威胁,却在具体操作中屡屡犯下常识性错误。博思艾伦公司直到6月10日才开除斯诺登,美国政府直到23日才匆忙吊销斯诺登护照,且在通告香港时搞错斯诺登的中间名,致使斯诺登在6月23日能顺利飞往莫斯科。
  斯诺登抵达莫斯科后,美国一面用言语刷黑斯诺登,一面由国务卿克里等不断放出狠话,威胁俄罗斯、中国在斯诺登问题上的表现将影响其与美国的双边关系。
  而对斯诺登最可能去的几个政治避难地,美国都对其进行警告加恐吓。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帕特里克;温特莱尔称,任何针对斯诺登的庇护,都会严重影响两国关系,並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
  然而事与愿违,中、俄面对美方威胁毫不客气地以狠话回敬。而凭借反美纲领当选的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更是直接表示,厄瓜多尔不接受勒索和恐吓,不会用商业利益和原则做交易。目前,还有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尼加拉瓜等国都答应会给予斯诺登政治庇护。
  对此,曾在里根和老布什政府任顾问的彼得;魏纳指责奥巴马的外交应对十分业余。
  此外,美国吊销斯诺登护照的做法,也可能帮了美国的倒忙:按照俄罗斯法律,机场国际过境区的滞留时间理论上不超过24小时,过境签证时间不超过10天,但倘若某人因特殊情况不能离境,则可一直待到可以离境为止,如此一来,斯诺登可以理直气壮地以护照被吊销为由,在机场过境区想呆多久就呆多久。
  尾声:前倨后恭
  如今奥巴马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公关策略的失误。6月27日前往塞内加尔访问的他转而表示,不会派战斗机拦截一个29岁的黑客,还称自己没有为斯诺登的事与中俄领导人联系。然而正如一些评论家所指出的,这种前倨后恭的公关套路极可能适得其反,会令公关对象认为美国只吃硬、不吃软,反将美国的示软,当作自己政治加分的公关良机。如今回头设想下,倘若美国当初反其道而行之,变前倨后恭为前恭后倨,先以平等协商姿态争取解决问题,遇阻后再显示志在必得的决心,效果是否比现在好得多?陶短房 - 《国际公关

倍酸公关十大网络公关之一,国内颇具竞争力的网络公关公司之一,专注于政府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以危机公关、舆情监测、整合营销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机构,业务微信:beisuan123。

公关公司导航:危机公关  上海公关公司  北京公关公司  深圳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