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实务课程,对于学生形象管理能力,传播沟通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文章专注公关实务课程改革,将从内容、模式、方法、考核等几个方面阐述项目化教学实践心得。
公关实务课程是一门技能性,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学生形象管理能力,传播沟通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然而对于课程的主讲教师来说,授课过程是一段艰难的探索历程。笔者教授公关实务课程多年,渐渐探索出了一条较为实用的教学思路,我简称其为项目化教学。下面,我将其列举出来,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并希望在交流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启发灵感。
一、教学内容
对于教师来说,教材是毋庸置疑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料,每位老师都会精心地挑选教材。我认为对教材的合理利用才是最重要的。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去挑选合适的内容,结合自己所在院校专业的实际状况进行恰到好处的教学。我个人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采取基于教材,脱离教材的做法。教材中的内容涉及得是非常全面细致的,在有限的课时里,想要全部抓到,反而可能全抓不到。鉴于此,我大胆采用了减法原则,即将那些学生在行业典型工作任务中很少遇见的知识点全都删掉了,只保留那些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上会频繁遇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我将这些知识点和技能点从教材中十几个章节内容里边提炼出来,确定为五大知识模块,即公关调研、公关策划、传播实施、反馈评估、公关礼仪;然后我再将这几个知识模块和行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合,最终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四种工作类型,六个工作项目,十八个项目任务。也就是说,我的教学过程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所有的知识点技能点都渗透在各个工作项目里。
二、教学模式
前文所述的教学内容安排意味着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课堂模式已经完全不能实现我的教学初衷。我必需翻转课堂。所谓的翻转课堂翻的其实不是课堂而是理念,即将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鉴于此,我采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基础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考。在这个模式下,我所有的工作项目都是由同样的五个步骤构成的。我下面以举办迎新晚会这个综合工作项目为例进行介绍:第一步,项目布置。我并不是简单地将项目名称告诉学生,因为我所有的工作项目都是与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相关联的,我要向我的学生解释这个项目在他日后哪些工作环境中可能遇到,可能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便让学生意识到此刻的学习就等于工作,此刻认真对待了,日后工作中再遇到时就可能如鱼得水了。第二步,任务分解,组建团队,确定队长。采取教师制定和团队自选的方式来确定每个团队的任务。我大概把项目分解成四个项目任务组,即调研组、策划组、实施组、礼仪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提醒学生,我们这就是在实实在在地工作。因为我所有的工作项目都是在全院公开的,都是有一定宣传要求的。因此项目进行的过程时刻反映着学生所在班级的风采,任课教师的形象以及系里的荣誉。这一步,工作就等于学习。第三步,项目策划。在这个过程中,策划小队历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商讨方案,反复修改,目的就是能制定出一份最佳的行动方案。与此同时,其他小组都各自在策划小组的指引下积极做着各方面的准备工作。由此可见,策划小队是整个项目的灵魂。学生们都么有独立操作过这么大的项目,都是在学中做。刺激、期待、满足,个中滋味一言难尽。据反映,很多学生筹备期间睡不着觉,吃饭的时候也在想这个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抗压能力都得到了明显加强。第四步,项目执行,这是最惊心动魄的环节。各个小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大家共同努力,把团队最好的风采展现出来。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危机处理能力等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大家在做中学习了,在做中进步了。第五步,项目评估。所有团队回到教室,分享各自的工作心得,汇报经验教训,储存项目资料,而这些都将成为我日后教学的素材。
三、教学方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和模仿了很多方法,诸如,搭档拼图法、魔法盒法、站位法、案例分析法、卡片复习法等。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都关注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比如扩展小组法,主要用于对项目方案的探讨。它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每个学生自己给出方案;然后两人合作把各自的方案说出来进行比较,商讨出一个二人共同认可的方案;再然后4人一组,同样把各自的方案说出来进行比较,商讨出一个四人共同认可的方案;最后8人一组,在这个大组中再进行方案比较,商讨出大家共同认可的方案。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头脑风暴的再现,不断碰撞火花,创新思路。再介绍一个旋转木马法,主要用于任务分解过程中一些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讲解和复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大约16个人相对站在内圈和外圈。首先,外圈向内圈站在自己对面的同学陈述自己所学到的内容,可以适当控制时间;阶段二,在教师发出信号后,外圈学生顺时针移动一个位置,内圈学生逆时针移动一个位置。内圈向外圈站在自己对面的同学继续陈述自己所知道的内容,以及刚刚听过的信息。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变相的课堂提问,但是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度,别有乐趣,知识点被不断重复。通过这两个方法的简介,您应该更能理解我的课堂状态了这一片,那一片,学生到处走,老师到处走,桌椅成为障碍,讲台显得多余。所以,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室布置。
四、课程考核
几年来,我在考核方式上做了很多的尝试,并渐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管是平时的项目小考还是最后的期末考试,我依然还是以团队完成工作项目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分组形成不同的团队,每个团队承接不同的项目。可以大团队套小团队,大项目套小项目。项目完成过程的标准性、灵活性和项目取得效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我给学生打分的落脚点。这种考核实际上就是一种能力的考核。学生工作能力的验证和提升是一定会实现的。举个例子,去年的一个课程考核项目是举办第三届公关素质大赛。项目由12级文秘班2组承办,其中这个项目的所有礼仪部分由同时开设公关礼仪课程的12级会计7班负责,这个项目的所有参赛团队来自12会计8-12班。总之,我的课程考核是可以跨越专业,跨越系部,跨越年级的,最终呈现的是一部立体的作品,可观可感可回味。公关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 王卉 -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公关公司导航:危机公关 上海公关公司 北京公关公司 深圳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