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塔,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事放松,则大事难期。
企业管理,其中危机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由此,我想到了向死而生(海德格尔名言),想到了波哥的危机管理就好像人的免疫系统理论。
-----------------
怎么从最根本的地方来考虑企业的生死存亡?
业务未来的发展就是消灭业务本身,产生反向定制;每一家企业都是走在未来死亡的路上,如何向死而生,这就是企业管理的危机意识。
互联网时代加速了企业的生长和灭亡的速度。前有诺基亚、摩托罗拉、松下等等前车之鉴,后有联想、IBM等后事之师。
很多专家都总结说这些公司的倒闭,是患上了大公司病,是管理不善,是技术更新迭代慢。
窃以为最深层的问题是:企业发展到super的时期,如果不把企业管理升华到哲学层面,则一切管理方法论都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的。
居安思危,如何管理好免疫系统?
当然,意识到根本性问题和能否解决根本性问题,又是另外一码事。这就又说回来了刚才提到的第二点:波哥的危机管理就好像人的免疫系统理论。
如果把企业比作人体的话,危机管理就是企业的免疫体系。谁都知道爱惜身体,但是,很多人明明知道某种生活方式不好,还是改变不了,以至于造成各种疾病缠身。企业也是如此,明明知道问题所在,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好处,但还是任人唯亲,对问题听之任之,以至于危机爆发甚至导致企业倒闭,这就是典型的管理失灵。出自于剑《从昆山工厂事故看企业危机管理失灵》一文。
这段话我一直牢记,也是我健康自律、以及判断企业发展情况的一个准则。
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互联网企业很少有传统企业的管理弊病,那么,互联网企业的一些共同性危机,是在哪里呢
是发展得太快,来不及转弯,死在了超车道上?
是过分依赖于技术,反而对人文关怀、企业责任等等一系列问题做的不够?
不管是哪种危机,企业自上而下的危机管理,作为企业的高层是必须时时警惕在心在脑。
就像人类日常的健身和运动,主要目的是在于获得一个更强健的体魄;企业的危机管理,一方面是防患于未然,另外一方面,则是获得一个更强健的企业机体。
企业危机,其实更需要所谓的顶层设计。那么,具体怎么执行呢?
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企业的危机管理部门,需要恪守岗位职责,尤其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另外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层,都需要加强对企业危机的认识,以及充分的重视。
只有这样,在危机真正来临的时候,反应更加快捷、更加得体的企业,往往能够笑到最后。百家号:萧条
公关公司导航:危机公关 上海公关公司 北京公关公司 深圳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