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引发了各大媒体的追踪报道和强烈的社会反响,相关报道持续至今,波及产业??济、卫生执法、社会生活等各领域。从新闻价值理念的角度看,这一事件足以引发我们对于深度挖掘、整合并提升负面新闻价值这一问题的再思考。
新闻价值的整合螺旋体系
所谓新闻价值,包括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新闻作品的价值两种。前者表明一则新闻事实别人关不关注、能不能当作新闻;而后者指的是一条新闻是否真实,是否引人深思、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也叫做新闻的价值。无论对于新闻工作者还是广大受众抑或对于整个社会主体的发展和完善,所谓新闻的价值才是新闻价值的终极归属,才是其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而这种价值恰恰又是建立在新闻事实价值的必要标准之上的。两种价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新闻事实的价值是新闻作品之所以具有价值的必要条件,而新闻的价值是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实现和升华;另一方面新闻的价值同样可以引发社会变化,同时创造出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将新闻事实的价值及新闻的价值统一纳入新闻价值的整合螺旋体系之中。
如图1所示,在新闻传播主体(即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者)的经验判断下,有价值的新闻事实A被制作成新闻作品发表,实现了新闻事实的价值;接下来,这些新闻作品影响了新闻接受主体(即广大受众)的社会认知,从而使新闻价值发生扩散,不仅实现了新闻除信息告知外的宣传导向、知识普及、文化熏陶等其他价值,而且引发了社会生活、经济生产、法制法规等领域的社会变化,这一过程即新闻价值的提升过程通过影响社会变化实现了新闻的价值;继而,这些关于社会变化的信息再次经过新闻传播主体的判断,其中有价值的变化再次成为新闻事实B,得到新闻工作者的继续关注,重新制作成新的新闻作品。
整个新闻价值的实现和提升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环上升的过程,这一规律在某些影响重大的突发性新闻及负面新闻的报道中运用颇多,但鲜有人将此方法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加以深入剖析。
以2008年9月曝光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事件曝光伊始即引发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随着报道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慢慢深化,随之而来引发了健康医疗、食品安全、产业经济、规章制度等领域的一系列社会变化,这些变化又成为更加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继续引发对于相关问题的深入挖掘和报道热潮。这便是新闻价值的整合螺旋体系的最直观体现。
负面新闻价值的整合与提升
与一般的新闻事实不同,负面新闻事实往往具有背向性、冲突性、突发性、刺激性、信息模糊性等基本属性,因此在报道时也需要小心求证、谨慎对待,不实、歪曲或刻意隐瞒真相的报道可能引发的后果将不可估量,如此案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如果处理得当,负面新闻报道也可能引发极具正面意义的社会影响。例如,透过对负面消息的反思,可以引起我们对人性本质、行为活动等的再审视,从而扩大认识的视野;也可以起到警示社会、抑制不良行为活动的蔓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以《新民晚报》的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为例,笔者选取从2008年9月11日(该报关于奶粉事件的第一篇报道发表)到当年11月10日(研究结束之时)两个月的有关三鹿奶粉事件及其相关新闻的报道加以分析。结果发现,在前两个十天里,对于病患就诊情况及企业政府应对措施的报道数量占绝对优势;而之后,其他相关报道的比重开始加大,特别是在后两个十天,关于病患及各地就诊情况的报道数为零,而重点完全集中在了对产业的影响和其他讨论(明星代言问题讨论、有关企业品牌和社会责任的讨论、有关医学及其他食品健康安全的讨论、有关消费者信心与维权问题的讨论等)之上。
这正是由于三鹿奶粉事件本身已经是极具价值的新闻事实,对其系列追踪报道又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化。这些变化由于切实影响到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从而再次成为新的价值事实,继续成为新闻作品的信息资源如此循环往复。在这样的螺旋式的循环报道之下,所本的负面新闻不仅实现了新闻事实的价值,创造出了一大批极受关注的新闻作品,更脱离了就事论事的重复报道局限,从根本上对整个社会主体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重大效应,促进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变化,使新闻媒体的作用从单纯反映、报道新闻事实,转变为影响、创造新闻事实,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实现新闻乃至媒体价值社会意义上的升华。
这从新闻报道的语义向度上也可以看出:2008年9月11日~9月20日,奶粉丑闻刚被揭发,媒体一致对肇事者口诛笔伐,负面批评报道占25%;9月21日~10月10日,政府及涉案乳制品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此次危机,发布公告,整改国家标准并加强救治患者,力图减小损失和重塑消费者的信心,此时媒体对其诸项措施在进行客观报道的同时,也对其态度加以肯定,正面积极报道数量占近30%;10月11日~11月10日,奶粉事件的处理尘埃落定,责任方得到应有惩罚,媒体抛开对于客观事实的报道,开始提出对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等问题的反思,此间正面与负面报道的数量基本持平,媒体有褒有贬,并提出问题供读者与企业方思考。
虽然报纸不是进行深度报道的最佳载体,但通过纵向的、对于重大新闻报道的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能说《新民晚报》关于此次三鹿奶粉负面新闻的报道没有实现其新闻价值呢?
新闻价值增值的其他路径
整合并提升新闻价值,实现所谓新闻价值最大化,就是把为社会和受众创造最大价值作为新闻媒介的目标,从而带来新闻客体的属性、功能对新闻主体的最大效应,并由此实现新闻传媒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通过上述案例中新闻价值的整合螺旋体系及其分析可知,为达到此目标,媒体在选择报道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新闻事实本身的价值,更要考量到所完成的作品可能产生的价值及社会意义,并从中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变化,作为深入报道的题材,从而实现新闻价值的提升。
如今,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传播科技的不断突破,除了从内容价值层面谋求新闻价值整合提升的方法之外,我们更可以从产业链的角度、以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即以最低成本投入换取最高利润的模式探悉新闻价值增值的其他路径。特别是在传播媒介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通过改进技术工具减少生产成本,通过整合传播途径、利用多媒体传播手段改造所?有的新闻作品呈现形式从而实现价值再造,都是很好的提升传播效果和新闻价值的尝试。因此,为了达到新闻传播的最好效果,并借此实现新闻内容价值的最大化,我们需要借助更加有效的传播媒介和媒体组织形式,使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得以最广泛地传播,从而实现其新闻??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倍酸公关十大网络公关之一,国内颇具竞争力的网络公关公司之一,专注于政府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以危机公关、舆情监测、整合营销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机构,业务微信:beisuan123。新闻价值的整合螺旋体系
所谓新闻价值,包括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新闻作品的价值两种。前者表明一则新闻事实别人关不关注、能不能当作新闻;而后者指的是一条新闻是否真实,是否引人深思、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也叫做新闻的价值。无论对于新闻工作者还是广大受众抑或对于整个社会主体的发展和完善,所谓新闻的价值才是新闻价值的终极归属,才是其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而这种价值恰恰又是建立在新闻事实价值的必要标准之上的。两种价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新闻事实的价值是新闻作品之所以具有价值的必要条件,而新闻的价值是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实现和升华;另一方面新闻的价值同样可以引发社会变化,同时创造出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将新闻事实的价值及新闻的价值统一纳入新闻价值的整合螺旋体系之中。
如图1所示,在新闻传播主体(即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者)的经验判断下,有价值的新闻事实A被制作成新闻作品发表,实现了新闻事实的价值;接下来,这些新闻作品影响了新闻接受主体(即广大受众)的社会认知,从而使新闻价值发生扩散,不仅实现了新闻除信息告知外的宣传导向、知识普及、文化熏陶等其他价值,而且引发了社会生活、经济生产、法制法规等领域的社会变化,这一过程即新闻价值的提升过程通过影响社会变化实现了新闻的价值;继而,这些关于社会变化的信息再次经过新闻传播主体的判断,其中有价值的变化再次成为新闻事实B,得到新闻工作者的继续关注,重新制作成新的新闻作品。
整个新闻价值的实现和提升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环上升的过程,这一规律在某些影响重大的突发性新闻及负面新闻的报道中运用颇多,但鲜有人将此方法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加以深入剖析。
以2008年9月曝光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事件曝光伊始即引发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随着报道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慢慢深化,随之而来引发了健康医疗、食品安全、产业经济、规章制度等领域的一系列社会变化,这些变化又成为更加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继续引发对于相关问题的深入挖掘和报道热潮。这便是新闻价值的整合螺旋体系的最直观体现。
负面新闻价值的整合与提升
与一般的新闻事实不同,负面新闻事实往往具有背向性、冲突性、突发性、刺激性、信息模糊性等基本属性,因此在报道时也需要小心求证、谨慎对待,不实、歪曲或刻意隐瞒真相的报道可能引发的后果将不可估量,如此案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如果处理得当,负面新闻报道也可能引发极具正面意义的社会影响。例如,透过对负面消息的反思,可以引起我们对人性本质、行为活动等的再审视,从而扩大认识的视野;也可以起到警示社会、抑制不良行为活动的蔓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以《新民晚报》的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为例,笔者选取从2008年9月11日(该报关于奶粉事件的第一篇报道发表)到当年11月10日(研究结束之时)两个月的有关三鹿奶粉事件及其相关新闻的报道加以分析。结果发现,在前两个十天里,对于病患就诊情况及企业政府应对措施的报道数量占绝对优势;而之后,其他相关报道的比重开始加大,特别是在后两个十天,关于病患及各地就诊情况的报道数为零,而重点完全集中在了对产业的影响和其他讨论(明星代言问题讨论、有关企业品牌和社会责任的讨论、有关医学及其他食品健康安全的讨论、有关消费者信心与维权问题的讨论等)之上。
这正是由于三鹿奶粉事件本身已经是极具价值的新闻事实,对其系列追踪报道又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化。这些变化由于切实影响到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从而再次成为新的价值事实,继续成为新闻作品的信息资源如此循环往复。在这样的螺旋式的循环报道之下,所本的负面新闻不仅实现了新闻事实的价值,创造出了一大批极受关注的新闻作品,更脱离了就事论事的重复报道局限,从根本上对整个社会主体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重大效应,促进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变化,使新闻媒体的作用从单纯反映、报道新闻事实,转变为影响、创造新闻事实,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实现新闻乃至媒体价值社会意义上的升华。
这从新闻报道的语义向度上也可以看出:2008年9月11日~9月20日,奶粉丑闻刚被揭发,媒体一致对肇事者口诛笔伐,负面批评报道占25%;9月21日~10月10日,政府及涉案乳制品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此次危机,发布公告,整改国家标准并加强救治患者,力图减小损失和重塑消费者的信心,此时媒体对其诸项措施在进行客观报道的同时,也对其态度加以肯定,正面积极报道数量占近30%;10月11日~11月10日,奶粉事件的处理尘埃落定,责任方得到应有惩罚,媒体抛开对于客观事实的报道,开始提出对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等问题的反思,此间正面与负面报道的数量基本持平,媒体有褒有贬,并提出问题供读者与企业方思考。
虽然报纸不是进行深度报道的最佳载体,但通过纵向的、对于重大新闻报道的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能说《新民晚报》关于此次三鹿奶粉负面新闻的报道没有实现其新闻价值呢?
新闻价值增值的其他路径
整合并提升新闻价值,实现所谓新闻价值最大化,就是把为社会和受众创造最大价值作为新闻媒介的目标,从而带来新闻客体的属性、功能对新闻主体的最大效应,并由此实现新闻传媒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通过上述案例中新闻价值的整合螺旋体系及其分析可知,为达到此目标,媒体在选择报道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新闻事实本身的价值,更要考量到所完成的作品可能产生的价值及社会意义,并从中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变化,作为深入报道的题材,从而实现新闻价值的提升。
如今,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传播科技的不断突破,除了从内容价值层面谋求新闻价值整合提升的方法之外,我们更可以从产业链的角度、以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即以最低成本投入换取最高利润的模式探悉新闻价值增值的其他路径。特别是在传播媒介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通过改进技术工具减少生产成本,通过整合传播途径、利用多媒体传播手段改造所?有的新闻作品呈现形式从而实现价值再造,都是很好的提升传播效果和新闻价值的尝试。因此,为了达到新闻传播的最好效果,并借此实现新闻内容价值的最大化,我们需要借助更加有效的传播媒介和媒体组织形式,使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得以最广泛地传播,从而实现其新闻??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公关公司导航:危机公关 上海公关公司 北京公关公司 深圳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