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牛津词典》公布了2017年度热词—青年震荡

倍酸公关

 

相信大多数人在聊天中都会频繁使用的表情就是这个
 

 
没错,笑哭这个表情,即face with tears of joy" emoji,流着泪的喜悦表情,在2015年曾被《牛津词典》评选为年度热词,而去年则是后真相这个词,即post-truth,意思是相对于情感及个人信念,客观事实对形成民意只有相对小的影响。
 
想想看,这两个热词貌似还有点道理。但是,最近《牛津词典》公布了2017年度热词青年震荡(youthquake)。咦?什么鬼?解释一下,就是说年轻人的行动及影响力带来重要的文化、政治、社会变革。
 
青年震荡这个词一出,据说一脸懵逼的不只是中国人,连CNN也将这个词什么意思放在了报道的标题里。那么,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凭什么就成了年度热词呢?
 
 1960年代的青年震荡
 
知识点来了,青年震荡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时装》杂志编辑戴安娜•弗里兰1965年所造,用于描述年轻人的文化如何改变着时尚和音乐。而在过去一年间,这一词语的使用频率大增,尤其是今年6月英国大选、9月新西兰大选期间。
 
《牛津词典》总裁卡斯帕•格拉斯沃认解释说:我们基于证据和语言兴趣,选出青年震荡;一词。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的语言反映出日渐加深的不安和疲惫感之际,这是一个少有的带着积极语调的政治词汇。
 
所以说,青年震荡其实是一个政治词汇,而且具有长远的文化意义。但是放在中国商业市场来看的话,大概就要理解成品牌争抢着讨好年轻人了。
 
但是,很多人似乎都对今年的这个词不大买账。正如《华盛顿邮报》报道,尽管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但青年震荡获选年度词汇并没有获得所有人的肯定,有困惑的网友对此表示,没有听说过,不知道什么意思。
 
与此相比,今年不幸被《牛津词典》淘汰的词倒是和中国人的生活联系更紧密,比如劫持新闻(newsjacking)这个词,意指利用某个新闻事件,趁机推销某品牌,也即借势营销。关于这点,看看那些急着追热点的品牌就知道了。
 
虽然《牛津词典》每年评选出的年度词都略显沉重,但却也能从中看出一些商业或营销的玄机和端倪。
 
除了前文所述的年度词,以下是牛津词典以往的年度词:

2014年 vape:抽电子烟。
2013年 selfie:用智能手机自拍。
2012年 omnishambles:一团糟。
2011年 squeezed middle:被挤压的中间部分,形容生活艰辛的中产阶级。
2010年 big society:大社会,英国时任首相戴维•卡梅伦在竞选中首次提出,主张给民众和地方政府更多权力。
2009年 unfriend:删除好友,是脸书等社交媒体中常用词语。
2008年 hypermiling:超级惜油,意为有车族对汽车进行改良或改进驾车技巧以使汽车在消耗一加仑汽油时行驶的里程数达到最大。

倍酸公关十大网络公关之一,国内颇具竞争力的网络公关公司之一,专注于政府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以危机公关、舆情监测、整合营销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机构,业务微信:beisuan123。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