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从公关角度来看《演员的诞生》的不断失控

倍酸公关

《演员的诞生》进入了不断失控的状态,为什么?

节目本身炮制的内容造成了信息不对称,但这种不对称愈演愈烈,失去了平衡,于是变成了公关灾难。

所有综艺节目都想有热度,都要借助节目本身的内容引发讨论。信息不对称是编剧和剪辑的常用手法。所有综艺都要走脚本,这里面埋的梗,不完全需要观众一清二楚,只要观众在梗里觉得舒服,愉悦感也好,吐槽感也好,都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但,这种不对称要可控,一切都在布局者的流程范围内,超标了,也就失控了,也就成灾难。

这不,袁立手撕节目组每天都在上新番。

昨晚袁立微博转发了自己的语音采访音频,直接回应了节目中的神剪辑。

划重点:

1,节目中袁立对张国立说的你把我弄伤心了,这句话是后期配音加上去了,并没有对应袁立镜头里的口型。

2,导师章子怡表情的神剪辑,节目组为了制造戏剧感,有节奏地穿插了各种导师表情,用于带动观众的情绪,让袁立节目中的神经病形象深入人心。

3,袁立原本跳了一段舞被剪掉了。

4,和张国立的各种寒暄镜头,被剪辑到了评判打分后的镜头里,比如袁立的那个剪刀手动作。

5,袁立对于评判结果表示很无所谓,把这次节目当成游戏,纯粹抱着玩的态度,而节目组很想看到袁立失败后的哭等惨状。

于是,我们看到了神剪辑后的袁立。

​如果节目组只是往逗比的路子上剪,袁立应该不会发飙,但舆论导向变成了神经病,这点燃了导火索。

​这是布局者和游戏者之间的不断分裂,最后失控。

我们来看整个时间轴,可以看出失控的轨迹。

以12月9日晚上的播出为截点,基本上可以分为节目播出前,播出时,和播出后三个阶段。

播出前的邀约和录制阶段中,节目组始终是由小编导和袁立对接,袁立也是最先po出两人微信截图,于是引爆话题。

​这一阶段的沟通,深度展现了甲方邀请媒体和名人中的各种地雷。

10月12日,节目组开始邀请艺人。从最开始的沟通语境来看,看得出大家在装熟:

聊工作的时候,最忌讳就是你是我姐,你是我哥,你是我的各种honey亲戏码,客套也要有度,很多人不大喜欢和工作小伙伴装亲昵,熟不熟不是靠一个姐来印证。

这种装熟是娱乐公关行业的惯用工作方式,所有公关媒介在pitch和RSVP都想打人情牌,这样能更好地争取到合作对象。

但大部份明星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一年四季被隔绝于正常的社交环境,每天只能和工作人员交流。很多明星非常敏感,而且也多疑,因为这个行业见过太多的人情冷暖,加上他们很少有机会去探究圈外的世间美好,情绪状态和普通人不一样。

公关媒介可以装熟,但一定要管理好可控性。

​这位小编导虽然也有多年工作经验,但面对艺人明星显然还不够老道。她忽略了袁立的特殊性,袁立这几年已经退居幕后做公益,很久不拍戏。面对现在综艺圈游戏规则,袁立的可控性不强。

小编导为了pitch到袁立的参加,透漏了太多底牌和私人看法。

比如节目现场完全是真实的。

​还有这FLAG立得太凶猛。

​甚至把徐帆都拉下了水,这种节目内部的茶杯风暴也可以这么随便对外说?

​袁立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进第二轮,和章子怡同台飙戏,并落实到合同。她也在保证的可控性。

​邀约阶段,小编导的底牌透漏太多,立FLAG,这些口头承诺容易变成了把柄,尤其在艺人配合度不高的情况下。

现在社交媒体逐渐代替了传统沟通工具,我还是挺怀念以前电话邮件的沟通年代,尤其重要信息,敏感信息,不适合通过社交媒体来沟通。

尤其这些沟通细节都属于商业机密,稳妥的做法,应该是电话沟通,如果时间充沛,一定是要面对面交流,这样才能建立更稳的信任感。

从沟通话术来看,隐约觉得袁立是替补某位演员而来,因为整个时间流程太快了,短短4天。可能也是因为追求快,沟通的策略并不是很严谨。

4天后(10月16日),袁立录制节目,流程和之前的口头承诺完全不一样。她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根据袁立微博所说,上台前已经有小导演提醒她被淘汰后该如何走。

​录制结束后,小编导过来给袁立道歉,宋丹丹等导师们全部被拖下水。

​接下来两周就是袁立的讨薪过程,10月30日,她拿到了80万酬劳。

后面就是节目播出,袁立开始撕节目组,整个故事线大家也清楚了。

我们再回到袁立微博的时间轴,整个话题的失控应该是以她12月6日发的这条节目相关的微博为截点。

这条微博比较中性,一方面,袁立对节目组和导演都表示好感,另一方面,她又点出节目的娱乐性,不能取代专业的技术评审委员会。

这条微博,我还能理解为,袁立配合节目组在做预热宣传,毕竟转发的那条娱乐稿算是给节目预热,一般PK结果提前曝光都算是预热标配。

随后,袁立又转发了网友的评论,她很满意大家把其归入第二梯队。请注意,第三梯队里有章子怡,是节目的导师。这会不会让节目组觉得太敏感。

​原本的意外淘汰是预热宣传的点,在可控范围内,但又把导师拉下场,这场面有点不可控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一点,接下来袁立说自己微博被控制住了,不能发文字,只能发图片。

这才是第一个爆发点。

正好这个截点,节目组在宣传自身的各种真实点,袁立这会儿正在气头上,看到这些通稿就更气不打一处。

​袁立是觉得节目组坑蒙拐骗的套路差不多就可以了,她可以配合演出,但不能控制她的微博,这是底线。

​从技术角度来看,微博到底能不能被控制发送键,这个就交给技术达人去挖掘。但从节目组的后面声明来看,并没有对这个疑点做回应。

如果节目组故意激怒袁立,那这风险控制的本事就要很高了。

直到12月9日晚上,袁立的文字发送键恢复。她又多了一个愤怒的点:节目组把她剪辑成了神经病。

​于是袁立开始了很有爆发力的手撕行动,于是我们看到了上面的各种内部对话截图,时间点是12月10日上午。

接下里就是节目组的道歉。

小编导先在12月10日中午道歉,一切罪过都是她个人原因,节目组还是真实的,不被操控的。小编导已经提出离职申请。

​节目组在下午也发了声明,和小编导的话术差不多。

​但袁立介意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回应:

​在节目播出时这个黄金截点中,播出前袁立微博被控制,播出后,内幕曝光,节目组道歉。

从节目宣传的角度来看,任何综艺都渴望这种周末热搜爆款。

可热搜带来的曝光值,应该是共享型,各方都有益处,可惜节目组高估了这个热搜,也低估了袁立的不可控。

袁立只是其中一个游戏者,她知道游戏规则,她也有一定的抗压性,包括前期和小编导沟通时,她有明星光环,不愿意被打分,愿意晋级到第二轮。但录制过程中,她被淘汰了,也无所谓,并没有因为被淘汰而叫屈。

于是袁立的被淘汰提前预告,成为了第一波预热新闻点,袁立也积极配合转发。

只是节目组后面的神剪辑,让袁立怒了。(此前刘烨也发微博diss过节目组~)

节目组的脚本打乱了整个平衡感。

《演员的诞生》追了几集,脚本痕迹是很重,综艺圈没有脚本是不可能做下去,但好脚本是要平衡各方的可控性。

所有加入的游戏者在原计划的脚本里自由发挥,不超出脚本的界限,这才叫可控。

但游戏者反过来持续不断地叫嚣游戏本身,这就失控了。

袁立这几年已经不拍戏,主要是做公益,而且公益做得深入人心。公益积累的群众基础也是不容忽视的,于是这次袁立的话题其实是慢慢从娱乐层面上升到了社会公益层面。

这也是节目组没有提前预估好的,他们没有注重袁立明星之外的特殊性。

不是每个艺人明星都愿意乖乖遵循游戏规则,很多人愿意,而也有一些人不愿意。

遵循规则,意味着未来的资源,行业口碑度,这是从艺人的生存之路考虑的。

而袁立这几年显然没有把自己当艺人,她的直爽,不按理出牌,可以是节目的梗,但控制不好,就会节目的雷。

节目组邀请她参加《演员的诞生》,除了业务能力扎实,应该也是看中了袁立的性格。

艺人的性格也是有商业性的,但要综合评估好性格的商业性。

袁立的确有自己的缺点,情绪管理是个人的事情,在诸多矛盾中找主要矛盾的话,袁立的各种bug确实只算次要矛盾。

目前袁立手撕节目组除了等道歉,还在指责节目组雇佣水军,黑稿来黑自己。

节目组却甩锅给竞争对手。

​像昨天网上有人拿当年袁立发布会说斯琴高娃打羊胎素说事儿,主要意图就是说袁立情商堪忧,然后斯琴高娃狂翻白眼。

​我特意搜了一下当年的时间轴,羊胎素事件是当年宣传《母亲母亲》的时候,媒体群访环节,袁立主动爆料的。

按照新闻标题的时间,当天发布会应该是2012年9月18日,而且当时袁立刚怀孕,这些都是剧宣亮点。

​羊胎素当年已经做过新闻标题了。

​斯琴高娃确实也不介意。

​就在当年羊胎素话题后的两天,斯琴高娃和袁立还参加了鲁豫有约的录制。

​翻看当年的视频,斯琴高娃老师和袁立关系还是挺好的,《母亲母亲》这部剧还是她力邀袁立拍的。

​高娃老师完全没有受前两天的话题影响。

​昨天这个羊胎素话题又炒了一道冷饭,还很明显在带节奏。

其实,这种话题炒作对于目前的局面一点好处都没有。

袁立撕节目,我想其他几位导师心情应该也不好,小编导把三大导师都拖下水了。

而不少网友根据袁立的公益话题,又开始讨论章子怡早年的负面。

​原本章子怡靠这个节目已经圈粉不少了,这会儿又哪壶不开提哪壶,我想导师们肯定也是不开心的。

​这些所有的冲突点,节目组应该提前有预警方案的,而不是等待事情毫无节制的蔓延。剪辑的脚本一定要规避艺人身上的敏感话题。

好了,现在节目的负面影响已经有了,而且靠危机公关也很难肃清负面。

当然,节目的热度也是比之前高出很多,但后续的节目能靠内容来消化这些热度和质疑么?

《演员的诞生》的不断失控,主要源于自己脚本的把控不严,无法预估危机。

其次,和艺人的沟通策略有问题,袁立现在每天微博刷屏也足够说明双方没有建立透明而有效的沟通。

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已经完全失控。

而且这次袁立是采用的爱豆亲自下场撕,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也是互联网环境下的娱乐公关战的新模式。

也正因为节目组慢慢丧失了主导权,袁立完全站在节目组的对立面了。

做娱乐节目,艺人沟通是重要环节,从始至终,毕竟艺人的出场才能带话题和流量。

邀约阶段,要对艺人的性格做全面分析,电视台永远不要自诩自己管理艺人有绝对先天的优势,人性都是不断变化的,更何况艺人。

节目中和节目后,更要和艺人充分沟通有可能发生的爆点,至少要能评估艺人的抗压性。

综艺节目都要玩人设包装,人设是有买卖价值的,但这个人设不能崩,否则艺人绝对不开心。

这个承受度,双方要提前沟通,至少要预估好,不能轻易冒风险。

对于小透明的艺人,电视台可能会欺压一下,但对于有知名度的艺人,一定要慎重。

这里的知名度不仅仅是指目前的知名度,还包括历史积累的群众基础,显然袁立偏后者。

哎,做公关宣传是辛苦的,但节目组这次绝对不能哭,该沟通的沟通,该道歉的道歉,毕竟后面的节目还需要新的话题点。​​​​

倍酸公关十大网络公关之一,国内颇具竞争力的网络公关公司之一,专注于政府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以危机公关、舆情监测、整合营销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机构,业务微信:beisuan123。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