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绝大部分人对公关这两个词都持有负面看法,实际上这也没错
倍酸公关从公关这一行业的标准意义上理解,公关有点像律师,利用一切蛛丝马迹或者可能存在的东西扩大自己的优势,同时在被动情况下减少损失,这本无可厚非。
只不过,在很多时候从业者是否会睁眼说瞎话如同律师伪造证据决定了公关行业的整体口碑。
很可惜,很多公关人故意、或者受限于自身水平,导致了外部人士对这个行业里的人有一些偏见。这跟通常很多人认为这种偏见来源于《公关小姐》这部电视剧并没有太多关系。
02
公关是否必须存在
坦白来说,作为十年从业者,对于公关的前途,实际上我自己也并没有考虑的十分清楚。
如果说公关是公司一个必不可少的职能部门,似乎它又没办法像行政部、财务部那样特别存在的必要;但是如果要说公关没啥卵用,似乎也不合情理,一旦公司出现什么舆论风险,公关似乎还是需要准备舆论监测、对外发言等等的东西。
所以,在这种不确定中,我个人认为公关其实更多的偏向于一种意识,这种意识需要广泛存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之中。这种情况下,作为公关人就需要去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新的技能,比如最基本的产品和市场等待的一些知识,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应对一些变化。
03
公关行业三大要素,舆情、内容和渠道
在很多公司,除了舆情之外,内容和渠道通常是分开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策划和媒介。
对于这种分工,我个人其实是不太赞成的,一个不懂内容的媒介,凭什么能够和渠道有畅快的沟通,同样,不了解渠道的策划,它是否能够完成适合这个渠道的内容
公关越来越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如果仅仅作为其中一环,那么奉劝你尽快熟悉并且了解其它的两个领域。我并不认为只了解一个要素的人会是一个好公关。
04
通常情况下,公关会兼顾两头,公司和舆论
公关的价值在于能否在舆论导向中融入对公司有利的声音,包括但不限于媒体的报道倾向、用户的评论声音。
这里,对于公关人要求最高的无疑是要判断舆论的走势,这可以说是公关人最基本的素质。如果连最基础的舆论预测和判断能力都没有,基本上可以断定公关无论做什么都只会打酱油了。
05
公关时机把握非常重要
往往很多公司都只注重事情发生之后的舆情分析,却往往会忽略之前的舆情判断,这会直接导致公关无意间就会很多机会。在舆论走势的关键节点作出关键的动作官方发声或者第三方媒体证言,或多或少的都会改变一些舆论的走向。
所以,对于很多重视公关的公司而言,公关绝对是属于一把手工程,公关没有办法也没有机会在层层汇报后还能获得好的结果。这一点对于公关从业者来说,能否第一时间卷入领导一起应对就显得至关重要。
06
公关需要精准的判断力
对于一个新的case,公关人需要对其进行一个基本的行业判断,它究竟是属于硬货还是软货硬货指的是本身就有足够的关注度和新闻点,软货则是需要寻找到不一样的东西甚至强推。
当然,大多数时候并没有那么多有硬货的case,这就需要公关人找到巧妙的策划点,并且准备好适合的资源去推。对于软货,有时候,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需要花200万的资源哪怕花了199万都等于零。
07
公关的途径
一个好的内容往往能节省几十万的渠道费用,这一点都不夸张。这要求内容能否引发舆论回声。通常情况下,公关有造热点和蹭热点两个途径。
前者要求在内容策划时有着非常大的引爆点过去叫新闻点,这种情况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后者则是一个常规操作,在于技术上是否能够达到,一张好的海报、甚至短短的几句文案都能够达到效果。
08
如何挖掘引爆点
对于有硬货的case,很多时候只要平铺直叙,抓住关键点自然就会引发舆论跟进。比如苹果新品上市,基本上不会做太多多余的动作。而对于没有硬货的case,你需要在每天多如繁星的舆论声音中尽可能的吸引注意力,那么你就需要足够的巧妙。
这里是否有秘诀或者手册?没有,真的没有,需要一定经验的积累。但是,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需要清楚,猫捉老鼠不是新闻,只有老鼠咬猫才会有人关注。
09
公关行业的选择
媒体的多样性促使公关在内容上有了更多选择,之前公关只有写稿、发稿,但是现在,还有海报、h5和官方发声平台。如何能够将这些更多的平台整合在一起形成聚力,这需要一些功夫。
但是,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内容方式,这大多数时候靠的还是公关人自身的喜好,并不会拘泥于什么形式。毕竟,对于公关人来说,你想要表达什么比你采用什么方式会更重要。前者是道,后者是术。当然,经验丰富的公关人能够在不同的时候应用到最佳的形式,这需要积累。
10
硬货带来更大的价值
闭眼想想,有哪些好的公关内容可以一箭定江山?基本上寥寥无几。很多时候公司领导会说,不用那么多,一个好的内容就行,好吧!如果这是一个非常硬的内容,当然一条就可以产生很多自主跟进。
但是,一旦本身事件就没什么的硬货,这基本上就等于一口唾沫吐到大海里,基本上找不到。稿海战术虽然算不上什么特别正面的词汇,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多内容,你指望着谁看得到,又能指望着哪个媒体跟进呢?
11
做一条刷屏的内容,这基本上成了公关从业者最怕听到的话了
如果你听到这句,有三种做法,第一种,你真牛,真的能一鸣惊人;
第二种,去买KOL、媒体的朋友圈,打听一下老板朋友圈都有谁,让他转发;
第三种,说服你的老板,告诉他,刷屏可遇而不可求,而且刷屏本身受限于微信朋友圈相对私密的分享机制,并不能算是一个标准的KPI它取决于你的目标人群,老板看到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看到的人看到的。
简单评价这三种方法,第一种几乎没可能,还没做就知道要刷屏,呵呵。第二种操作简单,就是贵,当然没啥效果。第三种,你需要去锻炼,作为公关人,如果你说服不了你的老板,那么你又怎么能保证你的内容可以影响到媒体和用户。而且,一旦你无法说服你的老板,那么日后你将会频繁面临着类似问题的困扰。
12
公关直接对用户传播,这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大致上来说,不是!从最初的公关理论开始,公关就定位于TA说,这个阶段下,公关大多时候要依托媒体发声,公关影响的更多的是媒体。
但是,随着微博、微信等等更多公司官方平台的出现,公关可以绕过媒体直接对用户发声。而且从内容角度来说,公关内容可以分为行业、财经、技术、营销、民生、攻略等等各种类型,其中很多东西都是针对于用户的传播。
13
最常用的传播会分为行业传播和用户传播
要了解,行业传播一般是背书性质的传播,起到让他人背书的目的,通过此可以让人知道整体的公司战略、目的,以及一些背后的想法,故这是行业传播的根。而对于用户传播,一般是在这个大行业的基础上,去做一些花絮式的内容。
比如最简单的,一个直播平台做一轮传播,对外将一些自己的补贴战略、发展规划、行业生态想法就是行业端传播;而对于某个主播进行包装,传播一些花絮、八卦则就属于用户传播。一个要注意的东西,对行业端传播,需要平铺直叙,越直接的让行业了解你的想法越好;而对于用户端的传播,你要让用户认为你好,并不是你告诉用户你好,越直接越容易引发用户反感。
14
公关不可为的事情
在唯KPI驱动的时代,衡量一次传播是否有价值,就是看关注度。但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一定不要做对品牌不利的行为。
这需要一个基本的舆情判断,判断这件事情之后会紧接着出现什么样的反馈,千万不要给自己挖坑。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想火,策划CEO裸奔怎么样?
15
公关行业的渠道
即便现在媒体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强势,公关行业的渠道依然没有那么容易。很多人会认为钱能通路,但往往钱能买到的渠道都不是最好的渠道好的渠道一般会爱惜羽毛而对于商业行为格外谨慎。这个时候,能否撬动渠道的积极性,寻找到双方的共赢点,可能并不需要花太多的钱。
比如我们常见的很多公司进行大数据的报道,往往能吸引很多媒体关注,因为大数据对于公司和媒体来说就都属于双赢的行为。毕竟从根本上来说,公司和媒体其实都需要的都是关注度。
16
公关渠道的分类
现在媒体渠道有很多,通常时候我将其分为四类,官方渠道、传统媒体渠道、新媒体平台和自媒体渠道。
官方渠道指的是自己的渠道,比如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现在可能还需要一个官方头条号等等;传统媒体渠道指的就是最早时候的报纸、电视等等;新媒体平台指的比如像是今日头条、虎嗅、钛媒体、爱范儿等等在内的新锐媒体;自媒体渠道更多指的是微信公众大号、微博大号、知乎大号和各种大V。分清楚这四种,在做传播时才能够去做精准的内容匹配,并且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进行沟通。
17
媒体等级分类永远都是一个公关人必不可少的功课
对于不同类型的媒体,一般情况下还是要分为ABCD四类。这种好的习惯可以让你更有效的去维护媒体。毕竟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它能够影响和接触到的人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个人就能完全Hold住所有媒体。
比如A类需要经常见面沟通探讨一下,B类是偶尔打个电话、微信互动,C类让它知道你,D类就节假日互动。这种分类同样没有定式,根据个人习惯去做就好。
18
公关和媒体同样重要
在与渠道沟通时,千万不要让他认为你只是一个跑腿的小孩。如果给对方建立了这样的认知,那么基本上你以后在沟通时都不会拥有任何话语权。一条被说烂了的准则,公关和媒体是平等的。
所以,需要你有一些干货,能够让对方对你不敢轻视,同时你需要表现出你的自主权,以防止他一旦跟你的领导联系上之后就对你肆无忌惮。
19
和记者建立良好关系
要知道,写稿子的人可都是记者,媒体高层很多时候都不会管那么细的东西。维护高层,通常时候只有在面对重大危机公关或者广告投放时能用到,一般情况下,你不可能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去动用媒体高层。
但是记者很多时候的一些描写细节,一些些有意无意的倾向,很可能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效果或者造成很多的麻烦。建立起记者的关系圈,并且能够影响到他们至关重要。
20
需要有自己的核心媒体圈
注意,是自己的,不是公司的。这些核心媒体圈能够帮助你在完成公司任务时更加的得心应手,更多的还在于你能够建立起你更多的个人品牌,从而在为你的雇主提供品牌加持。
这并不是说你要抓住媒体关系不放,或者不去分享,而是这种媒体关系,更多的时候都是人跟人之间的感情,很难让媒体对一家公司产生感情。
- END -
当然,讨论公关行业,还可以在优质的市场公关总监社群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