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三巨头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标志性企业,它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地位稳固,很难再有后起者可以迎头赶上,并抢走它们庞大的市场蛋糕,就连彼此想挑战并抢占对方市场都是十分的困难。
这几年来,BAT之间都有付诸过想占领彼此市场的行动,但几乎无一例外的全部以失败告终。下面,我们来细数下BAT之间的那些跨领域抢市场的案例,顺带分析下其失败的原因,或许我们后续的创业者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
1:腾讯搜搜VS百度
自从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的老大位置便由百度牢牢占据。腾讯看到了谷歌离去的机会,也跑来做搜索引擎,本来想依托庞大的QQ用户群,抢占搜索引擎的一部分市场。但直到2012年,搜搜也只占据了中国搜索市场的1.4%,在国内,排在360和搜狗之后,未能进入前三名。而从财报来看,搜搜的业绩表现也平平。据腾讯在2012年3月发布的2011年四季度财报,网络广告收入比上一季度下降0.4%,为5.984亿元,只占四季度总收入的7.6%。到了2013年9月,搜搜和搜狗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新搜狗,腾讯出资4.48亿美金入股新搜狗,占股36.5%,这才算在搜索市场的乱世下占住了一席之地。腾讯的作风大家都十分清楚,看到那块肉好吃,马上策马扬鞭去签章依托庞大的用户群,疯狂复制,无论是在游戏市场,还是在社交市场,无往不利,但这一次却没能撼动大佬百度。
2:易信和来玩VS微信
为什么把易信也拉进来,人家又不是BAT之一,为什么还会躺枪,网易表示很生气。但是说道微信这茬事,必须要把网易一起拉来蹲小板凳。他们的失败归根结底是以下原因。
(1)时机不对,一切免谈。微信早在2011年1月21日就正式上线了,经过两年的发展,到了2013年,易信和来往才作为竞争对手出现在市场,时机完全不对,谈什么发展?
(2)大面积复制,功能亮点不够。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聊天工具,易信、来往与微信的功能大面积雷同,除了易信的短信免费、来往的阅后即焚之外,并无其他更新亮点,竞争力不足。
(3)用户社交关系一旦建立,迁移成本极大。
(4)微信推出新功能,用户黏性增强。微信5.0版本发布后,从红极一时的全民打飞机到天天爱消除、节奏大师再到天天酷跑等游戏推出,加上微信支付功 能的推出,进一步增强了用户黏性,深度用户不断增多。给人的感觉就是从微信里拔不出来,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玩易信或者来往了。
(5)一帮既得利益者为微信背书,热度不减,易信和来往暂时没有。像管鹏这样从腾讯微博转战微信,到处讲课受到追捧;像青龙老贼这样建立微信自媒体联 盟(WeMedia),团队作战,形成巨大广告投放联盟的价值;又像招商银行、陈坤等等建立官方微信掘金成功,太多帅哥靓女跟着万能的大熊等人做起微信朋 友圈营销,获利颇丰他们尝到甜头,得了好处,自然为微信背书,易信和来往显得冷清不少。
3:百度微购和腾讯拍拍VS淘宝天猫
百度于2007年成立电子商务事业部,曾经成立有啊网。随后有啊转型,推出主打优质正品的合资电商品牌乐酷天,实验失败后,乐酷天关闭,百度随后曾低调推出百度微购和百度购物,将重心移向垂直购物搜索引擎。但历时七年,百度离电商主战场越来越远。
而腾讯旗下电商平台包括QQ网购、拍拍网、易迅等,在今年腾讯入股京东时被并入京东。具体今后还能有多大的表现,还得看京东方面运营的情况,不过从今年的双11情况来看,基本没多大的起色。淘宝天猫依然稳稳占据网购的市场大壁江山。
当然,它们存在交集的地方还有很多,只要不是主战场,它们便各有胜负,这种情况也将永久持续下去。
分析以上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它们的优势跟他们基因有关系。三家公司在成长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以便巩固和加强自己领域里的固有优势。同时,在这个巨头称霸一个行业的领域,即使本身也是巨头,如果没有天时地利,你也很难撼动另一个巨头。
马云在阿里巴巴的整个经营策略就是两个字:整合,即在马云的带领下,阿里巴巴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基础工程由阿里巴巴来提供,大家在这个体 系内进行有效协作,可以说阿里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地位不可撼动,与其说淘宝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不如说马云为阿里巴巴打造的这个商业生态系统才是这个系统真正 的核心。
而李彦宏的百度,貌似一直在围着自己的搜索引擎老本行转,在李彦宏的世界里,只要是有流量能做的事都是自己做,能让用户留在自己地盘上的时间越长越好,包括在垂直领域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情,流量就尽可能地不对外流出,所以百度一开始就围绕着自己流量好好地玩,在PC端,百度打造了不可逾越的护城河。而今年来百度也在移动端发力,百度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含量的孵化器项目也在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巨大能量。
腾讯的经营之道就是产品为王,虽然被戴上了抄袭大王的帽子但是细研究腾讯的每一款产品都可发现其创新的部分,尤其是在用户体验上面,每款产品都做到了极致。虽然是抄袭,但是每款产品都做的比原创在某些核心功能上更突出。在PC端腾讯的策略其实就是没有策略,只不过是有了QQ这个超级入口,才让我们所有互联网需求基本都可以通过这个入口获得,可怕的一站式服务也只有腾讯在 中国做到了。聊天用QQ;邮箱有QQ-mail,而且明显优于国内大部分邮箱服务;社交有QQ空间,在人人网用户流失的情况下,QQ空间坚挺依然;门户有 腾讯网,这个最初依靠QQ弹窗成长起来的门户最终访问量超越了新浪;腾讯微博也是因为有了QQ的支撑,最后能够坚持下来。微信是腾讯未来发展的重要切入口,无论是移动支付,还是移动社交和O2O、微商,移动端的流量大半江山都被微信占据,相信小马哥凭借微信也能在三巨头中站稳脚跟。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