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评六安教师讨薪被抓:请善待为我们接续文明香火的人!
昨天(5月27日)起,有关安徽六安的金安裕安两区及其所辖乡镇的教师向当地主管部门集体讨要被拖欠一年多工资的短视频和其他社交媒体信息在网络快速传布,占居热搜榜首位。
这些让人不禁泪目以对的教师集体讨薪的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信息颇具震撼力。不说经济发展成就,也不说物质实力基础,甚至也不论教育已成为家家户户念兹在兹的重中之重,只是在扶贫都已进入到入户到人的精准阶段之时,其薪资有国家财政保障的教师,竟然为拖欠工薪而发出公开吁求,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
拖欠教师工薪,而且长达一年之久,如果被坐实,这种行为不仅违背《宪法》规定及其相关原则,也违反《教育法》《教师法》和《民法》。因之,拖欠教师工薪行为,其背后是拖欠教师工薪者没有一点法治意识的现实,是拖欠教师工薪者所在地社会治理状况的反映。一个地方,只要存在拖欠教师工薪这种事情,人们便可以由此作为观照此地社情政情的逻辑起点。
安徽六安,有记载的可溯及历史久远。有记载称六安地区成规模的教育(书院)始于宋代。当今声名远播的毛坦厂中学就坐落在六安。这样一个人文历史悠久的地方,其文化和文明香火的接续,靠的正是上述那些集体讨薪的基层教师。六安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和文明的香火,之所以千百年来袅袅升腾、绵延不绝,也正是因为在最基层,存在着大量虽自身生活卑微但却矢志为文明接续香火的人。
可以想象,即使不欠薪,当今财政为六安那些集体讨薪教师所支付工薪,也绝对不是可使其生活达至中产阶层的报酬。从社交媒体上集体讨薪教师发表的图文等信息看,这些教师的工薪水平,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也真的不过是把香火钱而已。劳者有偿,欠债还钱,这些自古以来的人类社会通行的公理道德,怎么于历史悠久的六安今日,竟然行不通了呢,这其中道理究竟何在?
令人分外感伤和愤慨的,还是那些短视频和图片中的集体讨薪教师被粗暴对待的情形。对此,人们不禁要问,任何接受过哪怕是小学阶段教育的人,怎么能毫无忌惮地对那些被欠薪的教师出手动粗?然而,也正是这种讨薪及讨薪者被粗暴对待的图景所反映的闭合环链,尤其令人不敢接受:欠薪者以及对被欠薪教师动粗者,他们实际上却都是香火接续的受益者,甚至是受益者中的佼佼者
40年前,迈开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步的农村改革起始于安徽。在小岗村农民按上血手印的誓言书上那些歪七扭八的文字中,我们尚能依稀嗅出文明香火的气味。在安徽农民率先出走他乡,以劳动换取报酬的大潮中,我们看到了文明香火升腾的力量。在几千万留守儿童家长,不惜忍受骨肉分离而寄回家中供子女求学生活的费用中,我们找到了文明香火不断的根由。然而,现在,那些要划亮火柴点燃香火的人,那些蜡炬成灰接续香火的人,却因为香火钱而无以为续,这叫人于心何忍,于心何安。
5000多年的文明史,可以生息接续,可以在甚至偏远蛮荒之地中扎根延续,世代之间,该有多少以接续香火为己任的人。香火在,斯文就在,文化就在,文明就在。不用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只要天经地义的劳者得其酬成为天经地义,文明的香火就能接续。
来源:光明日报
央视评六安教师讨薪被抓:让被欠薪的教师有个讲理的地方
这两天,安徽六安的金安裕安两区及其所辖乡镇的教师集体讨要薪水的事,在网上持续刷屏。人们在网上看到不少图片、视频片段,其中不乏教师和民警发生冲突的画面。
针对此事件,六安市公安局已有官方回应,确认了教师因待遇集体上访的事实,并承诺将调查网曝六安教师维权遭警方殴打,如调查属实将依法处理;对于个别网民反映的不符合事实真相的情况,也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现在整个事件还处于网传的状态,除了当地牵扯其中的教师、民警以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网民确实都还不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但之所以引发网民极大关注甚至愤慨,是因为目前网上呈现出的紧张对立状态,不符合人们内心关于教师的朴素认知。
且不说尊师重教,是我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民族传统。这些年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于提高教师尤其是基层教师的待遇,也有相当程度的共识。教师在教育层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基层教育的待遇不尽如人意也是众所周知的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还要克扣教师的薪水,如果当教师集体讨要的时候,还要遭遇警方的武力劝导,舆论表达不满也就在预料之中。
当然,现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这些如果是不是存在是否存在大范围拖欠教师薪水的情况,那些老师的诉求是不是合理。老师的薪水问题是矛盾的根源,民警和教师的冲突,是矛盾激化之后的产物。
虽然谴责民警劝导教师用力过猛的声音不少,但正如有一些善意的网民所言,在这种非常的对抗中,民警也有不得已之处。教师的诉求不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解决,不能把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最终要民警来广场化解矛盾,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是激化矛盾。
从六安公安局事后表态的内容看,还是比较克制审慎的。但说实话,对这一舆论高度关注的问题,需要尽快调查发声的已不限于警方,而应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主政官员。传言止于事实的权威发布,在民警和教师冲突画面已经传遍网络的情形下,关键事实缺位,只会助长各种似是而非的信息传播。
这是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关注度越高、核心信息越匮乏的事件,越容易滋生谣言。当地既不公布权威信息,又要打击网民传播不准确的信息,最终损伤的只会是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这些年,教师被欠薪的事件并不罕见,从过去类似事件的最终处置来看,只要地方政府开诚布公,提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路径,绝大多数老师都会通情达理,最终化解矛盾。
让被欠薪的老师有一个能说理的地方,这是法治社会的起码要求,也是尊师重教的基本体现。所以,在当地警方承诺的调查范围之外,希望尽快看到地方政府的权威调查和透明信息发布;希望教师们的权益最终得以保障,让公众看到文明和法治的尊严得以捍卫。
来源:央视新闻
关于六安教师维权处警情况的最新通报
六安市政府办5月29日消息,5月27日上午,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部分学校教师40余人,到六安市政府南大门集访。这次集访引起各方关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本次集访诉求为 要求发放一次性奖励。 经调查,金安区、裕安区没有出台一次性奖励政策,区直机关及区属事业单位均未发放一次性奖励;金安区、裕安区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工资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中小学教师工资,没有拖欠教师工资。
27日上午8时40分,上访教师聚集滞留在六安市政府南大门,且围观人员越聚越多。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赶到现场接访,劝导上访教师不要堵门堵路,选出代表到市信访局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但没有起到作用。在现场,民警多次进行法律宣讲和劝导,告知其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国务院《信访条例》有关规定,应立即停止集访。在劝导无效的情况下,公安民警依法带离言行过激人员,于当日下午三点之前分别交由所在地和有关学校负责人引回。在带离过程中,少数公安民警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对此,六安市人民政府表示诚恳道歉。
集访发生后,六安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此事,明确处理意见:一是成立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监察委及相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对此次集访处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若发现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违纪违法行为,将严肃执纪问责,决不姑息袒护。二是市、县领导深入全市所有中小学开展大走访活动,了解教师工作、生活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学校和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今天上午,调研走访活动已全面展开。
版权说明:来源央视新闻、光明日报、澎湃新闻。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