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蒙牛企业危机公关

倍酸公关

 一、蒙牛公司可能低估了公众利用信息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和影响力。

    网络作为当前任何人和任何机构都不可小觑的第三媒体,其信息的发布渠道甚广,传播速度快的惊人,中国网民的数量在2008年6月底,数量已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其次中国约有5亿部手机,同样居世界第一位,手机短信的信息传播同样快捷,而且针对性更强,很多有关食品健康的信息的传播,都离不开短信的传播渠道。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络媒体在舆论导向方面限制比较少,完全市场化。它的新闻排列完全按照点击率排列,所以充分反映了人性的趋向,公众对传播过程中不好的信息的第一印象很深,尤其在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不久,事关生命健康的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

    蒙牛处理问题就事论事的方式有待改变,反映速度滞后。而面对当前的网络,出现危机,尤其还是刚出过事的牛奶,一般尽量不要找政府主管部门强行施压。因为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见效最快,但长期来说负面效应更大。就如这次蒙牛公司通过所谓国家六部委出面说明特伦苏添加的OMP对健康无影响,我觉得大多数人肯定不会买账,反而会更加反感蒙牛,既然如此,国家质监局何来要求停止添加OMP并表示要继续研究其对健康的影响呢?

  笔者虽然同情蒙牛公司,其为社会做了很多贡献,但是仍希望蒙牛能够真正从公民的健康入手,更多一些社会责任,将可能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少用或不用,因比较了新鲜的牛奶和袋装牛奶才知道相差很大。平时多做工作永远比临时抱佛脚管用。[---分页---]

    二、蒙牛公司前后的说法自相矛盾。

    1、OMP到底是不是蒙牛公司自己发明:蒙牛公司自称2005年,发现了一种独一无二的东西,叫OMP,声称是国内民族牛奶企业的重大突破,要一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并且是通过自主研发,而且还申请了专利,可是,到了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于2月2日向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公函,要求该局责令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仑苏tè-lún-sū牛奶添加OMP物质的时候,蒙牛měng-niú却承认说该物质全部进口自新西兰。

    2、OMP如果就是国外的MBP,何必要炒作并夸大作用呢?
    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蒙牛集团技术总监母智深称,蒙牛特仑苏奶添加的OMP就是碱性牛奶蛋白,也就是日本、韩国及台湾乳制品中的添加物MBP。消费者实在不愿意看到一个知名企业、一个希望其成长壮大的企业失去诚信,欺骗消费者。

    3、蒙牛公司宣传与本公司论文前后矛盾:
    蒙牛技术总监母智深等人发表的论文明确地说IGF-1是OMP的主要成分,可是IGF-1又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为一种激素类蛋白,专家称IGF-1作用有双向性,能够促使正常细胞的生长,也能促进癌细胞生长,具有致癌性。南京农业大学乳牛研究所所长王根林教授介绍说,IGF-1的作用有双向性,既能够促使正常细胞的生长,也能促进癌细胞生长,具有致癌性。

    对于OMP的质疑,其实在2008年的12月就开始了。从12月5日至16日,《第一财经日报》连续刊登了《激素蛋白IGF-1与特仑苏OMP之疑》、《特仑苏造骨牛奶蛋白身份存疑》、《蒙牛OMP专利再探》等文章。当今天各大媒体纷纷通过各种专家解读OMP,普通百姓从各种渠道了解OMP的时候,重新解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无疑可以帮我们梳理出一些了解OMP的思路。从《第一财经日报》的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记者解读这些问题的时候,主要利用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专利文献检索了OMP的相关专利说明、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主办网站上面的相关文章、全世界最大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上的相关信息。

    4、蒙牛在声明中称,内蒙古质监局报告明确指出,能够证明OMP牛奶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未添加IGF-1。
    在此情况下,虽然有当地的政府质监部门出面证明,但是,作者很怀疑其在公众中起到的正面作用有多大。尤其在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中,相关的监督检验部门根本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名牌产品和免检不是取消了吗。

    5、作为行业的知名企业存在的过度宣传,与诚信原则背道而驰。在食品中擅自添加未被法律允许的物质本就违法,再以此大做广告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病从口入,食品行业人命关天,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事前监管,加大对企业产品的检验。对于五花八门的新产品,不但要观其宣传的功能效果,更应把安全作为商品最基本的条件进行检测。此外,还要加强对产品价值的论证,让消费者能明明白白消费。OMP事件中蒙牛集团另一位高管表示,这次事件让他们意识到做食品行业风险大,必须时刻保持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依法办事。[---分页---]

    三、对公关危机的处理方式欠妥。

    其一,态度不明确míng-què:反复解释并前后矛盾的说明,并未打消消费者的疑虑

    而应对危机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公司对待危机的态度要明确,而且要在第一时间表明,不能采用任何手段来逃避危机事实。迅速稳定消费者情绪并立即承认问题所在才是明智之举。

    蒙牛公司管理者若不能掌握外界对所出现的危机的看法,则往往会导致危机管理不当。而企业对危机的处理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第三大重要因素,仅次于产品质量及对投诉的处理。现在情况是对产品质量的怀疑,如果怀疑不能完全根除,那么消费者为什么不选择不含OMP的其他品牌产品呢?

    其二:危机出现后的反映速度过慢

    对于OMP的质疑,其实在2008年的12月就开始了,防范危机计划内的第二个重要步骤是制定最佳的应对措施。必须预见可能会被问到什么样的问题,并想好如何予以适当应答,最好能获得专业媒体人士的帮助。典型的问题包括:鉴于目前的状况,应由谁负责管理?我们是否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团队?我们是否对各级的管理权限都没有异议了?我们应如何告知各个利益相关方?

    而蒙牛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尽管有所谓六部委说明添加OMP对健康无害,但是国家质监总局的文件时停止添加OMP,再苯的人也知道要远离危险,如果不再添加OMP,那么所谓最好的牛奶也就不是特伦苏了。

    给蒙牛公司的建议:

    1、暂时放弃特伦苏小品牌,保护蒙牛大品牌。

    为了维护并展现蒙牛公司的良好社会形象和品牌为中心,站在关心并保护消费者健康和真正解决问题的立场上,应尽快迅速放弃特伦苏tè-lún-sū小品牌,保护蒙牛大品牌。因为,尽管有所谓六部委说明添加OMP对健康无害,但是国家质监总局的文件时停止添加OMP,而特伦苏宣传的就是OMP的神奇功效,如果不再添加OMP,那么所谓最好的牛奶也就不是特伦苏了。长时间纠缠在短期内难有定论或者负面影响太大的产品上,是得不偿失的,会因小失大。

    2、不再浪费精力做太多的说明和解释,下定决心从长计议。

    不论OMP是否真的含有过多的LGF-1,太多的解释和说明在短期内很难说服消费者,改变一个人很难,更何况改变中国众多的消费者观念。所以,应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新产品开发和宣传营销上或替代特伦苏tè-lún-sū产品上。

    3、作为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内知名企业,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应时刻将诚信、食品安全影响放在首位。

    蒙牛和伊利等知名企业,必须承担起重振中国乳业重树中国乳业形象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将中国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在首位,不再发生谈奶色变的三聚氰胺恐怖新闻,普通中国人能喝到真正的放心奶的时候、才能博得中国的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企业才能基业常青。

倍酸公关十大网络公关之一,国内颇具竞争力的网络公关公司之一,专注于政府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以危机公关、舆情监测、整合营销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机构,业务微信:beisuan123。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