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汽车行业需要成熟专业的公关团队

倍酸公关

上周突然非常绝望,发现汽车圈惊现两拨邪恶之人。由头是四条炸街的传闻(你很可能看过,我就列一个大纲):

1. 吉利酝酿收购北汽。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怒斥:胡说八道!

2. 宝能拟出资入股奇瑞。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怒斥:胡说八道!

3. 蔚来江淮工厂尚未动工。蔚来传播总监万锐回应:肯定已经在生产!

4. 威马申报信息与宣传不符。威马副总裁陆斌回应:不是要交付的C端产品!

这四件事有很多共同点:

都是大负面;引发了业界和吃瓜群众扒坟式的掺合议论;对当事方都造成了精神伤害,没有1万点至少8000点;迅速遭到了当事方的坚决否认。

最终,却发酵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

基于前两件事,一拨万恶的汽车自媒体拔地而起为了活下去,什么新闻专业、什么新闻规律、什么新闻职业道德,都顾不上了。搏出位、抓眼球、涨流量成为一些汽车自媒体的唯一追求。

基于后两件事,一拨万恶的造车新势力肆虐横行,为了融资懦弱地不向公众坦诚事实。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何况上周的太阳还格外丧心病狂。不可否认的是,邪恶的确存在,他们各自的劣根性可以讨论一万屏,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如果把这四件事连起来看,你会发现即便同处于万恶的阶级,仍旧存在三六九等,比如在可信度的鄙视链中,造车新势力显然比汽车自媒体还低上几层。

在原生报道中其实都存在相似的漏洞,在透露了由秘密信源获得的消息之后(威马除外,下面另说),缺乏对当事方的信息确认与回应采访。无论资源多寡,媒体的单方面暴走都是有待商榷的。

更甚者比如在针对蔚来产能的报道中,有一篇提供了一张马赛克微信截图,称消息确凿尚未动工,辅以中国经济网的实地踩点,对应蔚来创始人李斌过往的语录,展示产能之虚如何实不我待。

单独拎出这篇,是因为比之中国经济网的勘查原文,其结论和标题更犀利(故事还要怎么编请尝试反问的语气);而原文则是通过车间静、车库空、物流鲜见的观察,质疑提车时间。

仅仅是不带双向沟通这一条,在涉及北汽奇瑞等车企时,就足以使得不少资深媒体的信誉汗颜;而更妖的偏执臆断,却并不影响甚至加速人们对造车新势力的质疑。

这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首先,最万恶的,必须是我们这些两面三刀的吃瓜群众,成天拿着双标当上方宝剑。某种程度上,自媒体是被逼的,他们只是为了取悦我们低俗的灵魂;某种程度上,新势力更是无辜的,是我们从心底拒绝相信他们还能造出肉身的可能性。

其次,新势力们的处境并不如外界所认为的,充满鲜花和掌声。很大程度上,这主要归咎于跃亭;贾败光了我们的路人缘。

而随着量产的推进,可预见的一定会出现更多问题。即便是同样的问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新势力们的舆论地位,得从信用负资产的初始状态出发,逆势从地狱爬回底层。被当作一个恶人,还要面对世界的恶意,将是造车新势力们的新常态。

当万恶的造车新势力遇上万恶的汽车自媒体,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当然,每家新势力其实都有从主机厂跳槽而来的成熟专业的公关团队,一定各有策略,并不需要一根外围废柴来教做人。我仅仅只就着这两件事,做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

第一,要及时勇敢地透明,并且事无巨细。

在蔚来产能负面之后,我曾问了蔚来两位来自不同部门的同志(鉴于传播总监已正式回应,我便隐去姓名),都得到了态度坚定的回复:对于这些东拼西凑的诋毁,都懒得回。

其中一位表示,交车就是最好的自证。

另一位则也是解释了,现在就是爬坡前的准备阶段,日产量不会特别大。

比如按照计划,5月产量60台,那么日产个位数就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这样的语言回击,又没有跳出讲故事的指斥。

我又问,为什么不采用图片、视频等生动的方式予以回击?

答曰,一出这种(报道),就得发照片发视频证据证明自己,实在没必要。交车之后,不攻自破。

我了解下来,蔚来对于负面的态度是,如果是产品或服务这样的缺陷,当然是会第一时间反馈大家;而如果是低成本的自来黑,那就没有必要。

这个诚恳的态度值得肯定。然而,在我看来,蔚来恰恰是要在自暴自弃之流的话中,能第一时间发声的发声。

等待时机不攻自破是成熟大家之所为。基于此前信用的积累和背书,即便不能当下扭转乾坤,撑过一波口水的悠然还是有的。至少,一条负面灭不了我啊。

新势力则不然。舆论信用负资产,没点狼性还怎么混,必须严控舆论,呼朋唤友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他,淹到没人敢跟帖为止。品牌向心力和凝聚力杠杠的。

蔚来还真有这么干的资本。它前期通过积极的公关招揽了一大批用户的喜爱。这样的用户爱非常盲目,毕竟连车都没有爱个啥嘛,所以很多用户爱实际上和谈恋爱的心情没有差别,我就看上你了。

而既然是谈恋爱,那么没有一件事是小事,重在日常虐狗。你在撩妹的时候,周一约好了周六看电影,不至于周二到周五就不联系了,攒一肚皮话到周六倾销的做法,妹子是会跟着别人跑的。

所以,除了在预定阶段就已经告知每个用户的交付时间,他们的时间到目前没有任何人被推迟这样的官方回应之外,越敏感的产能问题,至少在蔚来APP里越是要大张旗鼓、事无巨细地日日更新。即便是今天又生产了几台车,意味着谁谁的能交付之类的机械内容,能有也是好的。真正爱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进步太小,而嫌弃你;反而是会因为你每天进步一点点,而欣喜若狂。

用安内来攘外。

第二,要提前勇敢地透明,并且负面尤甚。

这可以有效地预防一小撮万恶的自媒体,给自己省了很多被动的麻烦。

诚然,成熟的公关不是这样操作的。就像在公共场所突然想拉肚子,必须捂着忍着,爆发得稀里哗啦了再狠命擦,擦得干净叫成功的危机公关。通常,擦都擦不过来,还自己捅两下?

但和第一点同理,新势力没有积累这么干。再加上,现在信息渠道如此发达,信息和知识流窜太快,大企业的公关部可能都维护不过来危机,新势力的媒体关系在缺乏投放维系的前提下,谈何容易。

所以,新势力更该做的,其实是先发制人,主动把负面用诚恳的方式说出去,然后表示,我承认,我正面刚,你等着看我表现。这样一来,主动权就完全不同,何苦担心藏着的秘密再被爆料,爆了也都是炒冷饭。

比如威马这件事。和其他事件不同,源头是工信部的公开信息,在论坛和知乎这些媒介上先炸开了锅。如果事前当成重大喜讯放出去,比如威阔品牌申报啦,这就是共享那版,我们的落地能力6不6?

画面可能有点疯,但和现在比,就是两个故事。

再比如,接踵而至的问题还有:

计划Q4就要出货1万台的威马,到底何时申报并获批面向公众的电动汽车呢?(来自知乎)

想在北京上海这样的限牌城市拿到新能源牌照是需要另外申请环保目录或地方目录备案的,这次308批次的车如果还不是打算给客户的车,那就要6月份的309批了,今年不打算交付给北京上海用户了?(来自之家论坛)

这是自爆公关稿上线调试的好时机,我以为

这样的打法,剑走偏锋,但有非常成功的先例。那个先例叫阿里巴巴(网上有很多总结,比如《扒一扒阿里鲜为人知的公关秘史》)非一般的江湖气息,在互联网圈毁誉参半。但是相比传统车企的套路,我仍然觉得新势力们更应该以此为鉴,不破不立嘛。

总之,切忌佛系公关,认为高调毁前程,低调才是真,多说多错,忧虑被有心之徒抓到小辫子反咬一口。这个世上万恶之人本就不少,可以列个一亿屏无压力,防怎么防得住呢。

来自一枚真善美的自媒体
倍酸公关十大网络公关之一,国内颇具竞争力的网络公关公司之一,专注于政府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以危机公关、舆情监测、整合营销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机构,业务微信:beisuan123。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