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联想投票门事件让我对企业的危机公关产生了兴趣,毕竟咱也不是专业学新闻传播的,对危机公关的理解也就是表面上那些东西而已,自认为连半瓶醋都算不上。所以,在下且姑妄言之,诸君且姑妄听之,如有什么不周的地方,还望不吝赐教。
一删了之是最蠢的公关方案
跟万事万物一样,危机公关的两面性当然非常鲜明:处理好了,能够彰显企业的软实力,顺道免费打一波广告;处理不好那就真的成悲剧了。很多成功企业都是处理危机公关的高手,近期几个典型的案例中,滴滴、海底捞都是这方面的高手。
就拿《空姐被滴滴司机谋杀》的案子来说,滴滴司机杀人、还是年轻美貌的空姐,案件中滴滴的管理漏洞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巨大的舆论焦点,稍微处理不好可以让滴滴就此完蛋。好在滴滴的危机公关团队很专业,不躲闪、不推诿、积极道歉、快速给出整改方案并诉诸实施。这意思就是我错了、我混蛋、我改、马上改,而且面对网友的发泄,滴滴从来不狡辩。你们不是有火吗?随便骂,骂完就舒坦了吧?网友发泄完就不会继续盯着滴滴的过失,甚至开始站在滴滴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帮着滴滴说话了。这种不顶嘴只认错的态度,让网友的火气快速消散。
这种属于被动的危机公关,那么是不是有主动的危机公关呢?还真有!
案例:
2010年前后,家装行业鱼龙混杂,大公司有、小公司也有、临时的游击队更是数不胜数,市场竞争从质量直接沦为价格战。为了活下去,从业公司更是把价格放的很低。那么,一个新公司如何才能在市场站住脚呢?当时的一家新公司,这里就不说叫啥了,想了一个主意:做主动的危机公关。
装修行业的舆情来源主要就是装修质量问题,什么施工不达标、材料质量充好等等,一旦爆出这类的新闻,大部分公司的第一反应都是推诿责任,因为不达标就得返工,其中的人工费、材料费,都是真金白银,本来利润就少,这么一折腾不更没钱赚?
这家装饰公司反其道而行,别家都是怕人发现质量有问题,这家公司老总带着第三方监理和网络媒体,扛着摄像机挨家工地看,只要监理说有问题,老总亲自动手把问题部分直接砸了,砸完之后老总对着摄像机镜头慷慨激昂一番讲话,无非是我们坚持按照高标准、高要求进行施工,坚决杜绝质量问题,一旦发现立即重做涉及的材料、人工等费用均有他们承担等等,可谓是正义凛然!
可以想象下,这样的场景被媒体放大并传播出去之后的效果!其实也就拍了几个工地,砸了两三个而已,通过媒体的反复重复播出,营造出负责任、重质量的伟光正形象,消费者焉有不信的道理?两年不到,这家公司就已经成为当地排名前十的家装公司了。
分析:
从这样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如果真有问题,不妨主动出击。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反正问题都是要改的,与其被发现之后不得不改,还不如自己主动一些,把事态发展控制在自己手里,自然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2、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哪个企业不出问题的,关键是出了问题之后的态度是什么?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出了问题就在第一时间解决掉、处理好。
3、知道消费者的焦点在哪。滴滴的问题是如何在未来有效防范,装修公司的问题是质量如何保证,知道用户想要什么,有针对性的推送这些,绝对是事半功倍。
4、秀,还是要做的。不管什么样的舆情事件,秀还是要做的,关键是要做的自然。比如我爸是李刚,李刚上央视痛哭流涕,这就有点过了,啥都不用说,对着镜头直接跪倒磕几个头,比流多少眼泪都好使;比如李双江儿子强奸案,梦鸽及其代理律师不停的挑衅公众,如此作秀岂不是自寻死路?再比如眼下联想的事情,柳传志直接开发布会,现场鞠躬致歉,那还会有那么多事情发生?
5、可以出问题,但不能老出问题。偶尔爆出问题可以说是主动危机公关营销,如果老出问题那就是质量真的不行了,再多营销也抹不平。归根到底,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点浅见,还望赐教。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