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同患难却不能共富贵!知乎如何应对公关危机

倍酸公关

知乎3月2日被以管理不严、传播违法违规信息为由,要求在各应用商店下架七天,3月9日就要恢复了。

这期间大多数媒体都对这一信息进行了报道转载,却很少有人关注到,知乎APP下架的背后,一大批知乎大V也被以违反知乎社区管理规定为由被处罚,或禁言7天或封号。

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有大约100个知乎账号被同时处罚,其中有关注者在1万左右的小V,更不乏关注者几十万的大V,包括知乎一手扶持起来的头号大V张佳玮。

(此次被处罚的部分知乎大V名单)

此次大规模禁言、封号事件引起了知乎大V们的强烈不满和恐慌。

一方面,被处罚的真实原因不明,被封账号甚至没有收到知乎管理员的任何通知,就发现自己的知乎首页显示禁言中。

排除某些不可抗力,有网友认为,知乎这次还借机封掉了很多不受平台喜欢的无辜账号。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我封掉,只说我敏感,最近小半年的那些问题我半个字都不敢提,可能知乎真的是看不惯我吧。小约翰在微信公号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另一方面,此次大规模处罚,有的被禁言7天,有的则被永久禁言,比如知乎大V张佳玮被禁言7天,小约翰则被永久禁言。没有明确处罚原因,却有不同的处罚力度,如此差别对待,让一众大V寒了心。

由于知乎官方没有给出明确公告,不同的处罚力度,是依靠什么来评判,恐怕只有知乎小管家知道。

这也暴露了,知乎在社区内容管理监督上,一直以来的规则不透明、随心所欲的弊端。

而最让一众知乎大V们感到恐慌的,是连知乎一手扶持的头号大V张佳玮,这次也被禁言7天。张佳玮对知乎社区的内容贡献,这些年有目共睹,然而也未能幸免。更何况那些平常只专注于写内容、而没有后台的答主们呢?

在知乎写了这么多年内容,不但没有得到收益,还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拿来挡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V说。

可见,早年为知乎社区免费贡献大量优质内容的大V,可能只是在为知乎铺路,知乎不会保护那些为自己创造过流量的大V,哪怕他们没有从知乎赚走过一分钱。

眼看着知乎一轮轮融资、商业变现,大V们还没来得及享受流量红利,账号却说没就没了。只能说: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知乎跟大V的不和谐,由来已久


分答抢完微博抢,微博抢完头条抢,近两年随着知识付费、内容变现的风潮,知乎大V成为各大平台争相抢夺的对象。

在中文互联网圈,知乎大V一直是矜贵的存在,对于普通网民来说,他们是知识精英、文化极客,甚至互联网话语权的象征;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则象征着优质的内容源。

但随着知乎一轮轮的融资以及商业化探索,大V的利益在自己称之为家的知乎上,却被边缘化了。

知乎的历次改版和倾向,对内容输出者的保护,并不算出色,知乎的头号大V张佳玮在知乎一个问答中写道,身边至少有两位跟他念叨过,没钱,至少给点成就感吧,现在连这都没法保证了。

创作版权被侵犯得不到平台保护、流量分配让自己的内容消失在粉丝的Timeline上、没有合法有效的变现渠道、遮遮掩掩写软文要被删帖甚至封号

与此同时,依靠大V们这么多年的免费输出内容,获得用户、流量和逼格的知乎官方,却大大方方走上了贴banner、侧边栏广告的商业化之路。

这些早期被邀请加入知乎、给平台贡献几十上百万字回答的大V们,在以高逼格为荣、拥抱知乎时,大概不会想到,若干年后,那些笼罩在头顶的光环会渐渐褪去,而自己,可能只是平台的搬砖工,还是没有工钱的那种。


周源的城市和大V们的砖


知乎创始人周源,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一本书《大城市的死与生》。

他将知乎比作一个城市,早期,解决基础建设问题,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治理卫生、修护窗户上。第二阶段,则需要繁荣。

照此类比,大V即是知乎这座城市居住者,也是早期添砖加瓦的建设者。他们一个个码字回答问题,奠定城市的根基和城墙。

那个时候知乎的环境很纯粹,讲究的是理中客;,通常为了写一个答案,要提前查看大量资料,有时候睡前看到感兴趣的问题,会用手机打出一两千字。知乎大V汉尼拔回忆早期的知乎。

所以那时候在知乎上可以看到很多答案,最后会写着以上回答手机敲出来的,暂时先答到这里,有空电脑上再完善。

2013年,这家以邀请制起家的知识问答社区开放了注册,用户数量在两年时间内增长了40倍。后来者很多被被统称为小白,这个社区吸引他们的,就是早期邀请进来的知乎大神,以及由他们写的各个领域的优质问答。

很长一段时间,知乎就代表着高逼格。但它作为城市,并不能好好保护大V们生产的砖。

先是内容侵权不断,最严重的就是微博上的知乎大神说,原封不动将知乎上的内容生成图片在微博上传播。

其次是不明所以的算法推荐,不明规则的流量分配。

知乎大V情何以甚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篇文章同时发在知乎专栏、微博和公众号上,观察三个平台的反馈情况。

一个小时后,公众号500阅读27赞,微博3转发10评论25赞,知乎看不到阅读数,赞数是2。

而我的公众号许久不更新是8000粉,微博才9000多关注。在知乎我感受不到作为一个认真的原创内容输出者,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耕耘许久,所应该收获到的成就感。就好像我写了那么久的文章,累计的那几十万读者,只是一个空洞的数据。

在知乎上拥16万关注者的张亮,是互联网运营畅销书《从0开始学运营》的作者,也早早发现了这个问题。

所以2014年当百度阅读的产品经理找到他签约独家写作内容时,他当即就答应了

虽然百度阅读的体量当时很小,但是他问了我两个问题,一下子抓到知乎的痛点:1、你想知道写的东西有多少人看?能影响多少人么?2、你希望检验你的电子书能带来多大价值么?

张亮同意了与百度阅读签约后,便在知乎上停更,转而就出版了《从0开始学运营》这本畅销书。

张亮在知乎的一条问答中写道:如果当初没有百度阅读,我并不知道我知乎专栏里加起来的点赞,还不如我书卖出去的零头,这就是价值呈现,非常直接。

砖是同一块砖,但放在不同地方,体现出的价值高下立见。知乎的确应该好好反思,对大V们创作的内容,是否给予足够的尊重。


V接软广,抢了知乎官方的金主?


除了在知乎写文章没有价值感,变现困难,是平台与大V之间更深刻的矛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乎大V说:写作是要靠热情,但是不能永远依靠热情,如果大V在(知乎)平台上写东西,获得的成就感越来越小,同时没有其他利益刺激,动力肯定越来越小,这是没办法避免的。

这两年随着知识付费、网红经济等兴盛,人人都意识到流量的价值,纵观各内容平台,创作者的变现方式,无非就是两种:知识付费、软文广告。

知乎的态度很明确,不欢迎用户出卖自己的点赞按钮,不欢迎有着利益交换或者夹带私货的答案。它只欢迎C端用户自发为知识买单。

所以,知乎推出知乎Live、值乎、专栏赞赏、出版电子书等方式,希望让用户能体面地变现。

然而,真正能从这些渠道获益的人只是少数。拿红极一时、曾被寄予厚望的知乎Live来说,虽然知乎对外宣传Live主时薪过万,但考虑到准备一场Live的时长,这个收益是要打折扣的。而且写跟讲,是两种能力,并不是所有能写的大V,都能通过讲课获得收益。

不止一位大V向记者表示,知乎Live的内容现在太水,有大量标价9.9元的课程,实际上是把百度百科转化为文字,Live的运营人员对内容的把关能力太差劲。这意味着,知乎大V通过Live变现的渠道被堵死了。

其实通过流量变现,普遍被接受的渠道,是软文广告。像微博官方有自己专业的商务团队接这方面业务。

但知乎对此的态度很明确抵制。且对很多用户来说,知乎的封号删帖规则从来都是个迷,但凡有一点营销广告嫌疑的,都可能会被官方不同程度的处以禁言、封号、删文章的处罚。

知乎之所以抵制大V私下接广告,净化社区环境只是官方说辞,究其根本,是大V接了广告,就是抢了知乎官方的金主,跟平台的利益相冲突.一位被封号过的大V向记者透露。

知乎现在融资已经融资到D轮,也面临商业化盈利变现压力,所以推出banner、侧边栏等广告位,如果允许大V接软广,谁还去找知乎官方投广告呢?

态度虽明确,但实施起来却是十分模糊。一方面是软文的标准难以界定,且交易通常发生在平台站外,监督、取证困难;更重要的是,软文广告虽然不合乎平台主张,却是众多大V在知乎平台基本上唯一的变现渠道,如果一律抵制封号,势必影响知乎社区的内容,以及广大用户体验。

由此,知乎对于软文广告上的处理规则就完全不透明了。知乎官方几次大规模处理封号,给出的公告都是抱团点赞,违反社区运营逻辑,实际上,背后的利益缘由不说自明。

大V们作为知乎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一开始是凭着热情和情怀,未跟平台谈及利益,甚至以谈钱为耻。

但在一砖一瓦的搭建下,城市繁荣起来,平台开始收割自己利润,却始终没办法给当初那些热情的建设者们,一个合理的回报,这些建设者们还随时面临被清退的风险。

内容输出者不再输出,离出走还远么?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知乎大V在平台上写作,都是为了变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大V们的创作热情相比最初那两年,差太多。

一方面是知乎的讨论环境变差了,灌水的太多,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专业从事写作,能输出的东西这几年输出的差不多了,而且没有得到相应回报,也就没有动力再写了。

知乎上拥有12万关注、38万赞的体育健身大V柔王丸说,2013年他从微博转移到知乎,是因为朋友都开始玩知乎,而今当初那帮朋友,还在继续写的,越来越少,大家开始习惯了潜水。

官方无法给大V提供一个优质内容传播的良好环境,这时候如果出现一个能够取代知乎的平台,大家会立刻转移,就像当初玩微博玩的很不开心的时候,知乎恰到时机的出现了。

另一部分还在知乎勤恳写答案的,更多的目的是给其他平台导流,比如在文章后贴二维码。一旦导流的价值发挥完,这一批用户也将加入潜水行列。

这有点像当年的雪球财经,因为聚集了很多理财专业人士,有一段时间非常火热。但是随着雪球对知识产权的忽视,越来越多人把雪球的粉丝引流到摩尔金融、微博、微信等地。

全球最热门社交网站前十名的图片社交网站Pinterest的早期投资人Sarah Tavel认为,线上社区的运营理念在于,设计出让用户持续使用的收益和离开这里的损失同时递增的机制。

对于知乎大V来说,这两方面指数似乎都在下降。就连张佳玮也说:在激发火焰这一点上,知乎做的很棒,但在保护和留下火焰(内容创作者)方面,知乎并不算很好。

大V们的停笔,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知乎这座城市,已经停止了加盖。当初的建设者们,该何去何从?

倍酸公关十大网络公关之一,国内颇具竞争力的网络公关公司之一,专注于政府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以危机公关、舆情监测、整合营销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机构,业务微信:beisuan123。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