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公共关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1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现状
我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怎样与民众进行充分的沟通,争取到民众的支持,越发成为我国政府日后工作的主要内容。
政府公共关系就是指以政府作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与民众进行双向的信息沟通,以争取民众的支持、信任与合作,从而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各类活动。目前,各级政府机构在进行社会治理过程中,也充分利用政府公共关系与民众有效沟通,一些地方政府为提高城市知名度利用公关策划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宣传。例如,湖北武汉市的电视问政正在被多个地方效仿,公共关系工作日益在政府部门常态化,政府会借助新闻媒体提升政府形象。
但是,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导致各地对待政府公共关系的态度差别很大。一些地方政府的政府公关只是走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政府网站回复民众内容太过随意,一些市长热线也经常打不通等应付民众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2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现状原因分析
2.1政府在机构设置上存在缺陷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执行部门主要有办公厅、调研机构、信访办公室和举报中心等,这些执行部门过于分散,没有一个综合管理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机构。尽管,这些职能部门已经设置了公共关系的岗位,也开展了相应的公关工作。但是,因为缺乏一个综合管理部门,政府难以统领公共关系的工作,导致公关工作目标不清晰,缺乏决断力,造成了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混乱,公共关系部门责任不明确的现状。
2.2协调沟通渠道不畅
我国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进行沟通时,习惯采取行政指令的方式传播。这种沟通交流一方面利用强制性的公共权威,带来交流的结果必然是单向性的,公众的意见不能及时的反馈给政府,使得政府决策不能很好的满足公众的要求,而政府对公众的反映回来的意见和建议没有有效的渠道和途径及时来听取,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另一方面,以官为本、以官为尊的传统思想深刻影响着我国公众,与此同时,公众的参政意识淡薄,政府不能有效的利用互联网和其他新闻媒介与公众协同沟通,因此公众对国家的政策也不大关心,这样就导致政府的公共关系不能全面的传播。
2.3政府人员公关意识薄弱
首先,政府不同于企业组织,它不存在知名度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形象。政府形象,主要是政府获得公众信任、接纳、了解的程度。但是现在一些政府机构不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升政府形象的问题上,而是热衷于面子工程。其次,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政府官员没有正确的服务意识,一副高高在上的领导做派,不懂得权利来源于人民,因此,得不到民众的信任和拥护。最后,政府人员缺乏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进行形象投资,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一些政府官员对媒体提问时,反映比较呆板缺乏公共沟通技巧,更有甚者采取躲避与采访人员敌对的方式。媒体因此得不到准确的信息,就会断章取义,从而抹黑了政府形象。
3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对策
3.1设立政府部门的专门公关机构
政府机构设置上,我国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增设政府公关机构,成立公共关系局,归国务院直接领导。公共关系局统一指挥领导下属机构,既可以发挥信息库的作用,让政府了解所需信息,又可以作为智囊团,参与政府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树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同时,政府公关机构会将工作立足于和民众的信息交流,强化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监督力度,有效防止腐败现象。该机构也会让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重视廉政建设,把自身的廉政和政府的形象联系起来,树立勤政为民、公正无私的公仆形象,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3.2加强双向信息沟通
要提升政府的公关水平,还必须加强双向信息沟通。传统的政府公关主要依靠行政的手段,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这些手段显得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公众参与的需求。
首先,政府公共关系的沟通渠道的主要模式还是上情下达,但是下面的情况能否及时有效的传递到上面却很难得到保障。如此,就会出现信息反馈不及时,政府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所以要打造良好的畅通的沟通渠道至关重要,它是要做好科学决策的前提。其次,营造一个公开、透明的新闻发布会环境,为记者提供规范的新闻服务,让新闻发出政府真实、可靠的声音。最后,更新政府公关传播媒介。充分利用有效的互联网资源,重视它在将来的巨大作用,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的效率。
3.3强化政府的全员公关意识
首先,要提高政府的全员公关意识,公共关系工作是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的事情,必须树立全员公关的意识,这是提升政府公共关系水平的首要的途径。其次,要强化政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公众满意为目的,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归根结底就是要打造服务型政府。最后,加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关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必要时引进公關人才,充分利用公共关系这一强大的管理资源,提升政府形象。
作者:罗经伟
[参考文献]
[1] 李占才.公共关系学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唐钧.政府公共关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