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以案说法 |嘘···网络公关也有风险

倍酸公关

去年年末,京东对阿里巴巴实施的701项目引发热议,京东方面指挥并提供资金指令北京沃来公关公司发布黑帖并扩散,网络公关一词也被这次竞争浪潮带到公众舆论的岸边。实际上,网络公关大家并不陌生,周一见、撤热搜、买通稿早已成为网络社交平台的家常便饭。但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小操作,也有可能触犯刑法吗?

还真别说,网络公关的法律风险不容小觑。近日,某公关公司员工接受委托发帖抹黑阿里云,以损害商业信誉罪被刑事拘留。目前,此案还在我所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以此为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网络公关可能牵涉的刑法问题,以提醒公关人和键盘侠们把握好言论自由和违法行为的边界,别让说出口的话引爆了刑事犯罪的炸弹。

1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刑法221、231】

触犯该罪的网络非法公关常见于网络攻击类公关。该种网络公关捏造虚假信息后,通过网络发布不良信息,对竞争对手的商品和企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从而打击竞争对手。根据刑法规定,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属于严重情节,其法益侵害程度直接等同于给竞争对手带来5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这意味着公关公司一旦选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攻击,发布的内容只要符合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的特征,就已经构成犯罪。

那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一般的量刑是怎样的呢?

犯本罪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还要并处或单处罚金。也就是说,不公平竞争带来的胜利,可是用金钱和自由换来的啊!

2

非法宣传?

相较于上面的非法竞争型网络公关手段,我们更常见的是网络营销式公关。公关公司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某企业或产品吹得天花乱坠,夸张的宣传和虚假的好评都造成了虚假的公司形象,从而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这里构不构成诈骗罪呢?小编认为这种观点在理论和实践都行不通。因为司法机关很难证明受害者是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从而也就很难说非法营销的行为人构成诈骗罪。

3

受害者应该怎么办?

如果遇到以上1-3种的抹黑行为,保留证据和报警是第一要务。通过截图、拍照、拍视频的方式尽快固定易变的网络证据。

如果因为非法宣传而在网络商城买到不称心的产品,可以向相关平台进行举报;如果没又平台可以举报,则可以向工商部门和消费者保护协会寻求保护;当然,走法律途径也永远是最有力和最可靠的。

倍酸公关十大网络公关之一,国内颇具竞争力的网络公关公司之一,专注于政府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以危机公关、舆情监测、整合营销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机构,业务微信:beisuan123。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