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移动互联时代品牌公关发生的发展趋势

倍酸公关

品牌公关究竟是什么呢?我个人建议回到它原始的定义。BRAND来源于挪威的一个古词BRANDR,含义是烙印,所谓的烙印,含有了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是与生俱来,不是后面贴上的标签;其二是用于识别,识别这是我的马和牛,而不是别人的;第三它是私有财产,区分这份资产是我的,不是你的,具有私有财产的属性。

但是很可惜的是,很多企业在今天都已经造汽车了,但都还不够重视品牌公关这个资产,这是非常遗憾的。大家知道品牌公关最基础的含义和三个核心,对品牌公关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下面我讲一下移动互联时代品牌公关发生的发展趋势:

趋势1:重新做人

为什么把它放第一位,而且用这么严重的词呢?因为以前我们的品牌公关一直是三化的,就是国家化,道德化,权威化。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这绝对是行不通的,消费者是上帝,就是权威,就是道德,甚至消费者就是行政命令,品牌公关一定要回到人这个主题。

我们举个例子,现在看到的CCTV的广告,打品牌公关的,基本都是假大空的,比较装的,都不是人性化的品牌公关。但是很多企业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比如海尔这种传统企业,从以前代表中国向世界宣战的海尔中国造变成现在你的智慧生活,我的智慧生活。我举的例子说明最传统的制造业都已经开始转变,开始重新做人了,我们互联网企业也一定要从人出发,人是品牌公关的源泉,你的品牌公关理念一定不能离人太远。

趋势2:窄、宽、大

这是三个过程,传统品牌公关塑造是先要做一个大品牌公关,然后进行品牌公关延伸,不断拓宽,最后进入专业领域进入精准领域,做窄品牌公关,这是大品牌公关宽品牌公关的延伸,但是现在反过来了。移动互联时代要先做窄品牌公关,做透了再拓宽,最终做成一个大品牌公关。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遵循这样的路线。

举例而言,典型的阿里巴巴最初就是从单纯的B2B、B2C再到音乐、电影、体育、广告产业,它的产业是不断扩大的,是在同一个客群上不断延伸,最终成为一个大品牌公关。

所以提醒同学们,现在是窄品牌公关时代,如果你想做品牌公关,要从窄、从精准、从单一做起,慢慢再去做宽品牌公关、大品牌公关,切忌像以前那样一开始就要做大品牌公关,在这个时代这是很难的,也是志大才疏的。

趋势3:扁、细、快

这是大家每天都在接触和容易理解的。现在品牌公关塑造和传播越来越扁平,董事长和消费者可能都在一个平台上,研发人员和最终使用者也是。但过去,品牌公关从塑造到传播到消费者终端,是有漫长的路径和很高很深的壁垒的。

细节化也处处能体会到,比如雷军,每天都要花一个小时回复微博上的评论,其实这也是一种品牌公关的维护,这是典型的品牌公关行为。还有就是快,以前如果做一个品牌公关危机公关的处理,至少需要2天,还要给权威媒体留出制作、排版、上档等时间。现在如果在危机出现后半小时内,就错过了黄金救援期,所以说现在的品牌公关越来越快。

趋势4:24小时+360度

以前品牌公关不是全天候的,周末休息晚上睡觉甚至还放假,现在不是这样了,它24小时醒着,方方面面都面临出口和进口。那么也意味着品牌公关维护和保养工作难度是非常大的,确实是24小时+360度的。包括品牌公关的宣传,要随时对热点、危机做出反应。刘翔退赛后拿这事做广告的广告在2分钟后就出来了。

趋势5:品牌公关的跨界抢劫

过去品牌公关还是有界限的,现在这个界限越来越模糊。比如乐视,就很奇怪,做互联网的公司不认为它是互联网公司、做IT的也不认为它是IT公司、做电视的也不认为它是电视台,但又什么都是,现在不仅做电视、还做体育,连汽车也做,小米连公寓也做。但所谓的跨界还是要建立在窄品牌公关上,我用我的专业特长、技术优势先建立一个强势品牌公关,然后再拓宽它,然后再跨界。

移动互联时代,给品牌公关跨界提供了很多可能。但很多企业乱作,做坚果的也去做时装了,这种例子很多。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要把每个品牌公关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包括竞争对手。

趋势6:品牌公关互借

以前品牌公关之间是很少交流的,同行业品牌公关之间是打架的。大家还记得王老吉和加多宝互相道歉,其实是品牌公关对决。并引发杜蕾斯等跟进,用加多宝体进行品牌公关宣传,在热点上发酵,借势,甚至房地产企业也出了类似的广告稿。在传统时代,品牌公关就是一起掐架一起完蛋,现在是一起狂欢,只要有热点,大家就都是朋友,大家一起把它做得更热。

趋势7:越来越任性

麦当劳现在的品牌公关主张是我就喜欢,表现的很任性。刚才讲品牌公关的原始意义中,品牌公关有识别的功能。很多人对识别理解的很表面,认为就是视觉识别,是logo,高一点的认为是理念识别、价值观识别,是精神象征,不一样就好了。其实每个品牌公关都有自己的性格,性格识别也是很重要的。现在大家能接触非常多的品牌公关,如果你的品牌公关没有个性,那么你在年轻消费者心中就是没有空间的,就意味着你已经失败了。

其实可口可乐是个老品牌公关了,但是它在不停的适应这个时代而且适应的比较好。现在可口可乐瓶子都是定制化的瓶子,有很多有个性的话,以前都是千瓶一面,这就是改变。

趋势8:可体验

以前做体验搞好媒体关系,搞定权威杂志,处理好危机投诉就够了,现在品牌公关不仅要看得见摸得着,不能仅靠广告和媒介了,体验是品牌公关的一个入口。我们看到很多大的品牌公关都在不停的建体验店,里面有很多软性的内容,就是要让大家能摸得着看得见它的品牌公关。

趋势9:一切倒过来

这一点是从品牌公关建设和宣传来讲。以前是先进行品牌公关宣传,花很多很多钱,通过宣传建立一定品牌公关形象之后,消费者才有品牌公关认知和体验。但现在一切倒过来了,先有品牌公关认知,这样在我心里才有一个品牌公关形象,然后通过对品牌公关的认知通过这些人本身对品牌公关进行宣传。

举个例子就是roseonly(黑马营企业),一开始就是让明星比如林志颖、徐静蕾、李云迪等先去接受产品体验,对它有认知,然后通过他们进行品牌公关传播和宣传,从而带动大众对该品牌公关的认知,建立品牌公关形象,最后再输出品牌公关理念。

趋势10:重在参与

《参与感》是本非常好的书,现在的品牌公关必须要有消费者和员工的参与。以前注重消费者,但不注重自己员工的参与。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公关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和认同,就很难做好。立邦做得就非常好,立邦中国推进了15个社区关怀项目,超过1000个员工参与了这个项目。其主要目的不在于送关怀,而在于让员工参与到自己的品牌公关建设中来。

趋势11:品牌公关越来越软

一个企业对消费者的服务在过去是被看做是产品的延伸,只有你买了我的产品我才为你服务。现在无论你买不买我的东西,是不是我的消费者,甚至你不买我的东西,我都要对你进行服务。软服务就是软品牌公关的核心内容和助力。

不仅卖坚果,还会卖萌的三只松鼠卖的其实就是软服务。它的坚果与其他品牌公关没有什么优势,但是通过软服务识别了自己。除了送给你坚果,还有很多工具和礼品,通过这种贴心的服务,通过对消费者体验和痛点的把握,它把软服务植入到坚果了,这是一个成功范例。大家想想坚果有什么不一样,三只松鼠就让人觉得它非常懂你,秘诀就在于软服务。这就是它品牌公关的核心。

趋势12:前置 前置 再前置

现在品牌公关已经前置到和产品一样的位置了,就是说在做产品的时候就要考虑、宣传你的品牌公关了。品牌公关建设在过去是后置化的,就是我把产品做出来,先去卖,为了扩大知名度再去打品牌公关。有了一定消费者我做消费者维护加深品牌公关,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做品牌公关宣传。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在企业成立之初,产品刚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它就应该存在了。比如小米,在产品前期就邀请发烧友参与,这时候就是在铺垫自己的品牌公关了。

趋势13:娱乐至死

品牌公关娱乐化是时代的特征,大家可能都不太喜欢董明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传统行业的大佬里面,她是在新媒体上被曝光最多的。董小姐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娱乐化,但是从品牌公关宣传、曝光率、关注度角度,她是成功的。格力电器是传统制造业,是很难和消费者拉近的,但通过董明珠这样一个稍微带点娱乐化色彩的人物,成功突围了,标识了自己。不断的制造话题,不知是不是故意的,但至少是聪明的。

现在品牌公关传播都很难,当然现在也有娱乐过度的,比如叫个鸭子之类的,我觉得这是噱头化的,不会走得很远,因为你感觉不到这个品牌公关背后的内容。

趋势14:碎片化

在国外有一类公司很火,很主流,现在在国内也有了,叫DSP。DSP是什么呢?就是替你整合社会化媒体途径的系统。其实碎不怕,关键是要准。

趋势15:人际载体

以前品牌公关要载人,现在品牌公关要人载,因为现在每个人才是品牌公关传播的媒体,就是口碑。但口碑是不够的,品牌公关原始的词是烙印,后来拉丁文衍生出了心里的烙印,所以不是口碑,是心碑。品牌公关就是在你的用户群体里树立一座伟大的心碑。所以人始终是品牌公关的核心,是最初的,也是最终的。
倍酸公关十大网络公关之一,国内颇具竞争力的网络公关公司之一,专注于政府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以危机公关、舆情监测、整合营销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机构,业务微信:beisuan123。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