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最近有一些变化,不再单纯地热衷于炫富,他要表达自己的一些社会责任感。
但他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与其他企业大佬还是有差别。譬如说,曹德旺33年累计捐赠公益70亿;马云不仅慈善捐助百亿级,还在创造可复制的公益模式。
但是刘强东每年都在大张旗鼓的重复什么呢?归纳起来,有这么几条:我给员工盖宿舍啦!我给员工盖宿舍啦!我给员工盖宿舍啦!
重要的事情不仅说三遍。刘强东一直到今年1月底,还在说。可去年京东的员工宿舍甲醛严重超标十几倍,多名员工疑似出现中毒症状,还被嘲笑忍忍,别太矫情了,又怎么说?
新京报都报道这个事了,刘强东迄今对此避而不谈,京东的第一反应却是去删稿。
苏宁的董事长张近东看不下去了,几天前他在股东会上开怼京东:有我们苏宁交税多吗?
一家从来没有盈利过的企业,只有资本追捧的企业,正常吗?
但这个质疑也难不到刘强东。他很快在网上公开回应说:刚刚看了一下去年各种数字!
为兄弟们缴纳了60亿的保险和公积金!缴纳的税收更多!!我们坚持全员全额缴纳五险一金!
如果通过劳务外包或者少缴,一年至少可以多赚50亿人民币!
注意大强子用了这么多感叹号!!!!!!!!!!!!网上一下子就炸锅了。缴纳五险一金不是企业的法律义务吗?怎么到大强子这里,就变成好像做公益一样的荣耀了呢。
快醒醒!
阿里巴巴公关部的小强当了回真相帝:
我担心有一天中国会出现一个新词汇:刘强东式公益。
对它的解释可能脱离不了这几个关键段落:企业家将履行法律义务当作施舍予以炫耀,
或者将给员工的劣质福利夸大宣传为慈善行为,以偷换自身及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上的缺失。
对此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京东创始人刘强东。
真的不希望,百年后回看,这是刘强东留给世间的最大遗产。
假设这样一些场景:主持人在公益颁奖典礼上兴奋地表示,很高兴看到我们这个社会,
刘强东式公益越来越少;而企业家之间相互揶揄的方式竟变成:你才刘强东式公益呢,你们全家都是刘强东
我其实挺想分析一下大强子的这种心理。把他和出身背景联系起来,可能有点道理。但起于贫微却热衷公益的又有大把人在,只能说是刘强东的个性使然吧。
这不,刘强东又开始给光明村的老乡拜年发红包了,这是刘强东式公益的一部分。他算的很清楚:市值4000亿人民币的企业家捐几百万根本没人关注,但把它赏赐给熟人社会,却能
又制造新闻性,又光宗耀祖,多好阿。廉价营销的同时,满足自己俯视的心理。
上一次,他不是带着奶茶妹妹,撒了一回币吗?有个奶茶妹妹真好。传播正能量时有奶茶妹妹,危机公关时也祭出奶茶妹妹。
我只是有点担心,未来词典里或许会多出另一个词汇:奶茶式公关
刘强东其实创造了一种战略。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熟人,为我所用。(比那些为不特定陌生人做公益的企业家高到不知哪里去了)利用快递员、利用村里大爷二大爷、利用老婆、
利用前女友,甚至利用祖宗,纵横捭阖,无所不胜。
施舍,是刘强东营销的核心。
阿里巴巴的王帅,前几天分享了好企业与坏企业的差别。他说得很妙:一个好的企业的基础就是要有回馈社会的感恩之心,社会担当。一个好的企业能带动更多的企业一起,解决更多社会的问题,创造更多的就业和税收。好的企业赋能别人,追求幸福感和成就感;不好的企业赋能自己,追求自我的膨胀感和虚荣感,走到哪都要说说前女友,天天喊老乡来给自己当保安。
好的企业习惯打造一个阔大的舞台,创造条件让每个员工都有牛逼闪闪的可能;不好的企业盖几间宿舍就天天挂在嘴上,让自己这个老板金光闪闪。
刘强东现在的确金光闪闪,但他是不是能在五险一金、员工宿舍和老乡红包之外,少一些施舍和廉价营销的心态,踏踏实实真正做点公益?
我们对着高山喊:大强子,你说好不好嘛
我们对着大海喊:大强子,你说好不好嘛
我们对着
以我对刘强东这么多年的了解
答案是:
不好!
你们都想多了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