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说:从18岁守寡,到42岁病逝,周莹用24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商业帝国的建构,这24年,她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一路逆袭,从人生的最低谷,走向了人生的高峰,她不信一个女人就不能抛头露面,更不信一个寡妇人生就只能在自哀自怜中度过,周莹展现出惊人的危机公关处理能力,通过努力地利用自己的才学和智慧,去做那些在旁人看来不可能的事儿,也许是天分所致,也许是命运使然,她成功了,她将命运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将一手烂牌打赢了。
文 | 霍辉 来源简书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出身寒门的周莹一路开挂,最后成了陕西首富。
为什么周莹,这个输在起跑线上的贫二代,能赢在终点?
01
出身,决定人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一个人的出身,也就是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父母,就是他人生的起跑线。显然,周莹起跑就被吴聘、沈星移、沈月生甩了好几条街。
吴聘有最好的资源,从小接受精英教育,他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行为处事的方式,周莹根本就不能比。
周莹书都没怎么读过,看不懂墙上的书法,念不通茶盒上的文字,肚里的墨水实在太少。而且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一看就是个没教养的野丫头,开始的时候把吴老爷和吴夫人气得,差点要休了这个儿媳妇。
但出身决定了人的起点,并不能决定终点。
周莹从小跟着养父周老四行走江湖卖艺。
周老四没给女儿读书的环境,但行万里路,一路走来一路卖艺,周莹在社会这所大学,看了很多人,见了很多事,增长了很多阅历。
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她很多优秀品质,善良、勇敢、大气、乐观,坚强、包容、有趣、睿智、不怕困难
周莹见过真善美,也见过假恶丑。她看透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她会用善良来温暖这个世界,也会用铠甲护住自己,挡住黑暗中射来的冷箭。
走得越远看得越多,越知道世界的宽广和多彩,眼界开阔了,偏见减少了,所以周莹更乐意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
街上有人晕倒,洋人神父要救人需要帮手,别人怕洋人吸血勾魂,都退避三舍,只有周莹上前帮忙。
在洋人的教堂,她第一次见到电灯,看到世界地图,才知道世界如此之大。见的世面广了,眼界和格局就大了,所以后来周莹的生意都做到了国外。
02
思维, 决定人生的高度
周莹身边的人,多是穷人思维,即便是周莹的婆婆,首富夫人,也不例外。他们认为,钱,是省出来的,节约是美德。
吴聘和吴蔚文死后,周莹掌管下的吴家东院,破败得连买棉花的钱都不够。周莹找婆婆借钱,婆婆死活不借,婆婆还想靠这点钱,省吃俭用,和周莹一起过完后半生呢。
有穷人思维的人更在乎眼前的利益,永远在斤斤计较。他们输不起,也不想折腾,每走一步都瞻前顾后、谨慎小心,这样的人一辈子都飞不高。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人思维。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别看周莹出身寒门,幸运的是,父亲的散养和行走江湖带来的视野、眼界,让她并没有陷入穷人思维。
富人富的不是金钱,而是思想和格局。
吴家东院被抄后,周莹拿着式易堂的印章找三位叔叔要回自家产业,对不赖帐的二叔和四叔,她直接不要这些账了,感恩戴德的两位叔叔,自然愿意为她撑腰,所以她才能找三叔要回最赚钱的典当行。
舍弃眼前的小利,放眼长远,不怕困难,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思想和格局,这样的大气和智慧,恐怕吴蔚文都没有。
婆婆想靠省吃俭用过下半生,而周莹压根就没这么想过。她的思想非常超前,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要会花钱才会赚钱;要钱生钱,才能赚更多的钱。
她很有胆识,让张妈把婆婆的两千两银子偷出来,甚至把家里最后的家底50亩地都卖了,把全部家当都用来买棉花,垄断了关中的棉花。
超前的思维、敏锐的眼光、过人的魄力、迅速的行动所以她置之死地而后生,挣得了第一桶金。
大视野,大格局和富人思维,让周莹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后来成了陕西首富,把生意做到了国外。
03
运气,常常能改变人生
周莹的运气很好,机缘巧合,嫁入豪门,遇到挚爱的吴聘;周莹的运气很坏,吴聘被害,她年轻守寡,还被诬陷与人通奸,被沉塘,差点溺亡。
但在商场上,她的运气真不差,遇到很多贵人,吴聘、吴蔚文、沈星移
大清朝对女性严重歧视,可吴聘依然找父亲,让周莹,一个丫鬟,到学徒房当学徒学知识。
如果周莹没有展露过做生意的天赋,没有学徒房和六椽厅的学习,没有吴聘和吴蔚文的指导,吴蔚文也不可能委以她大当家的重任,她更不可能把吴家东院发扬光大。运气,果然能改变人生。
但命运对每一个人又是公平的,它让周莹痛失一生挚爱,却还她一个辉煌的吴家东院。
04
努力,决定你能走多远
运气的确很重要。雷军就曾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但还有一句话,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人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没赢在起跑线上的人,要想超越别人,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看看周莹有多努力。
她出身不好,没读过多少书。为了学知识,她先在学徒房扫地,旁听先生上课,后来当上了正式学徒,才能光明正大地跟着先生学。
后来,她又到六椽厅旁听生意经,她像海绵一样,不停地汲取,不知疲倦地学习。没有这些努力,怎能成就她后来的商业帝国?
看来,勤奋努力也是有机会改变命运的,它能让你走得更远。
出身,你无法决定;运气,也不是你能左右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
阶层逐渐固化,寒门难出贵子,清朝是,现在也是。可周莹的逆袭,告诉我们,再难,也有人跨越了阶层。人生是场马拉松,你的起点高也好,提速快也罢,但结果比较的是谁能坚持到最远。
输在起跑线上,也一样可以赢在终点。
《这个输在起跑线上的贫二代,凭什么逆袭成功?》 精选二
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掌柜
所谓原生家庭,就是你从小生活的家庭,也就是生你养你的父母所在的家庭。
一个人出生后的十几年,一直在原生家庭里成长,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性格习惯、为人处事方式都是在原生家庭中形成或习得的。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告诉你,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 01 -
杜明礼: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其他什么都可以不要
杜明礼身世最可怜。他是个孤儿,小时候差点儿饿死。后来到贝勒府,给贝勒爷当差。
剧中有一个情节。杜明礼给小乞丐一个馍,小乞丐正要接,他却把馍扔到地上,并狠狠地踩上一脚。以此来教育小乞丐: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是事儿。
杜明礼知道挨饿的滋味,懂得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他发奋努力,挖空心思拼命往上爬。他无恶不作,干尽坏事,因为只要办事不力,贝勒爷就会赏板子。为了活着,他可以什么都不要,良心、道德、尊严又算得了什么。
他看尽人间的丑恶,尝尽人间的寒冷,所以憎恨这个世界。他想逃离人间假恶丑,摆脱贝勒爷,过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可是,掌握生杀大权的贝勒爷,死死地拉住他,不让他走向光明,拽着他一直走向黑暗。
- 02 -
胡咏梅:过度干涉和保护,孩子永远都飞不高
胡老板很爱女儿咏梅。从女儿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写得一手好字,就能看出胡咏梅家教很好。
胡咏梅与吴聘从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本是一个好姻缘。即使吴聘昏迷生死未卜,胡小姐仍心甘情愿结婚冲喜救吴聘。
可惜,在迎亲花轿到门口的最后一刻,杜明礼一通挑拨,胡老板坚决不准女儿嫁入吴家,怕吴家将有大难,怕女儿进了火坑。而女儿心意已决非嫁不可,不惜撞柱以死明志。可怜胡小姐,被父亲这一拦,人生从此逆转。
胡老板因为诬陷吴蔚文,羞愧自杀。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胡咏梅怪罪周莹逼父自杀,又被害死父亲的凶手杜明礼利用,被骗了还替骗子数钱呢。当明白自己被利用了,却悔之晚矣。
结果,好端端一位善良的大家闺秀,却做出一件件伤天害理之事,一步步走向深渊。
父母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孩子不能做自己,永远都飞不高。
- 03 -
沈星移:棍棒教育,是孩子一辈子的痛
沈星移的爸爸沈老板信奉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
他是个兢兢业业的商人,每天忙碌得根本就没时间管孩子,加上他要栽培的是大儿子,所以对二儿子沈星移便不闻不问,只要给钱就行了。可是钱,永远不能代替父爱。而一旦儿子惹事,沈老板常会不分青红皂白,狂揍儿子一顿。
棍棒教育的孩子,对父亲只有怕,没有爱。
沈星移一见父亲就绕道走,或者赶快叫人找奶奶,让奶奶护住他,免遭父亲的毒手。别看沈星移是富二代,在物质上是贵族,可精神上却是空虚的、孤独的、可怜的。
大儿子突然被杀后,沈老板开始栽培二儿子。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沈星移,哪能吃苦?送货跑累了,给路人5两银子,让路人帮忙送货;送货、发账款,还会张冠李戴发错。
恨铁不成钢的沈老板,气得把儿子的头往水里按,并大吼: 我淹死你这个逆子,我没有你这个儿子!
沈星移也终于爆发了,怒怼回去:我在别人眼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为什么在你眼里我什么都不是!
棍棒教育下,是孩子深深的自卑。
棍棒,从来都教育不好孩子,它是孩子心中永远的痛。
- 04 -
吴聘:教育的缺失,让孩子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吴聘生在首富之家,从小接受的是精英教育,他温文尔雅、善良仁义、自信阳光、生意也做得好。大视野、大格局,是父亲的左膀右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吴蔚文的言传身教,加上最好的资源,让儿子从小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可惜,吴爸爸只教会儿子诚信善良,却没教会儿子善良也是有原则、有底线的。
吴聘懂做生意,却不懂人心险恶。父亲没教育他人性的贪婪,官场、商场的险恶,更没教会他抵御黑暗中射来的冷箭。
吴聘第一次出场,是一个混混故意碰瓷,拦住了他的轿子,抱着他的腿不放。吴聘明知道这是讹诈,却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因为善良,吴聘建议和沈家联手完成军需订单,结果引发了一场血案,葬送了整个吴家东院。
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官场上勾心斗角、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恶随处可见。如果你的善良被利用,同情心被践踏,这都是对恶的推波助澜。你的善良,必须要有些锋芒。
没有完美的家庭。吴聘的原生家庭,让他赢在起点,却没有赢到终点。
- 05 -
周莹:放手,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周莹从小随养父周老四行走江湖卖艺。
坦白地说,周莹的原生家庭并不好。周老四不是个好父亲,不务实、爱吹牛,时不时小赌一把,一有钱就去听个小曲。对女儿是放养,无为而治。
他没给女儿读书的环境,但行万里路,和女儿一路卖艺一路行走,他让女儿在社会这所大学,见识了更多的人,增长了更多的阅历。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女儿很多优秀品质,善良、勇敢、大气、乐观、坚强、不怕困难
周老四信任女儿,给她空间,从不过多干涉她的事情。女儿的交友、婚姻大事,也都自己做主好了。因为父亲的放手,周莹找到了一生挚爱吴聘。
因为放手,周莹锻炼了胆识,增长了见识。街上有人晕倒,洋人神父要救人需要帮手,别人怕洋人吸血勾魂,都退避三舍,可周莹胆识过人,上前帮忙。在洋人的教堂,她第一次见到电灯,看到世界地图,才知道世界如此之大。
因为放手,她磨练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乐观精神。
当她被诬陷与人通奸,惨遭沉塘,被救后她没有逃避,也没有一蹶不振,最终还自己了清白;
当她将自家赖以生存的50亩罂粟田一把火烧了,她没发愁今后的生活;
当花巨资织出来的布卖不出去时,她没后悔;
当她陷入土匪窝时,她不害怕;
当投了20万两银子的洋织布机被砸,她有勇气重新再来
面对所有艰难险阻,她都没有退缩,竭尽全力去解决。
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做主,这才是原生家庭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所以周莹一路开挂,成为陕西女首富,生意都做到了国外。
家庭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习惯和思维方式,不知不觉渗到骨子里。你在什么样的家庭出生、成长,很大程度决定了你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但并不意味着不可改变。只有脱离原生家庭的舒适区,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才能打破原生家庭带来的局限。
试着接受自己,试着慢慢改变,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战胜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你可以把自己变得更好。
《这个输在起跑线上的贫二代,凭什么逆袭成功?》 精选三
《那年花开月正圆》正在火爆热播,横扫同期电视剧成为当之无愧的剧王,无数网友为孙俪演技点赞,该剧讲述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的成长传奇,除了高标准的精湛制作,有历史原型可寻也成为一大亮点。
在历史上,周莹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过的,据传其天资聪颖,对数字过目不忘,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她曾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独创精神,将一个行将倒闭的商业大厦建成商业帝国;因捐资助饷被慈禧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因广济百姓在关中地区传为佳话,她的义举和远见卓识至今还被当地人们广为流传。
-历史上的周莹是陕西第一富商-
周莹(1869-1910),陕西三原鲁桥镇孟店村人,从商24年,累计家财无数,成为陕西第一的富商,曾获封过一品诰命夫人,还有钦赐的护国夫人牌匾。
剧中的周莹无父无母,一身江湖义气,由于家道中衰,按照兄嫂的安排,于光绪十一年嫁给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的吴聘,吴聘身体抱恙,恐将不久于人世,娶妻意在冲喜。吴家当时如日中天,吴聘的父亲吴蔚文既是在朝为官,也是著名盐商。 其实周、吴两家家长早就定亲联姻,只是未曾嫁娶,在吴聘将要病死之际,吴家想通过婚庆红鸾照命来冲散白虎凶星,使病人消灾免祸,逢凶化吉。结果是在成婚之日,吴聘病情更加严重,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吴家也逐渐家道中落。因吴家无男丁子嗣,吴周氏成为吴家唯一继承人。周莹从此也开始了她荡气回肠的一生。
编剧苏晓苑透露,关于周莹的记载其实非常少,对于她的性格、评价,以及她人生中关键的节点、细节、转折等都已经被历史淹没了。所以,孙俪饰演的周莹是编剧苏晓苑凭借其点滴记载重新塑造而成的。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性格呢?于是我们就倒推到现在呈现出来的样子,她应该是这样一个性格,才能凭借她的野路子;在当时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
-独立自主不依赖男人-
一个江湖混混始终在与男尊女卑的礼法斗争,嫁到了吴家之后,多次因为所作所为不合乎少奶奶的身份而与吴家老爷太太发生矛盾冲撞,即便如此,也没能让她妥协。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活得很自我,不依赖于男性。
这样的周莹,让网友不得不爱,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显得独树一帜,有娱评人评价说周莹真正的传奇,实际是女性觉醒。她对礼教的反叛,是依托于真实历史的完整表现,所以从改编和人物塑造角度上来说,周莹的成功是必然,这样有血有肉的成长轨迹,让大女主更具有话题魅力。
-深明大义的企业家-
周莹除了是陕西女首富,还是慈禧太后的义女。据资料记载,八国联军进入北京,1900年7月21日,慈禧挟光绪皇帝逃离北京,9月4日抵达西安。适逢西安灾荒,急需赈抚,而慈禧又改不掉大手大脚的毛病,仅9月4日至10月7日就花掉库银29万两,陕西巡抚端方向富商大贾劝捐募银,周莹积极响应,捐银十万,奉旨赏一品夫人。随后,慈禧太后收周莹作为义女,从此母子在慈禧太后生日之际,周莹给干妈送去很多珍贵的礼物,其中就包括现存陕西省图书馆的豪华屏风。
-临危受命的经商奇才-
实际上,周莹出身显赫,并非剧中所描述的江湖混混,周莹的曾祖父是清朝嘉庆时期的富商。
据传,周莹天资聪颖,而且如剧中所述,具有经商天赋和才能,所以,不久周莹迅速接管了吴氏家族的巨额财富,并且一分为五,自己经营所有陕西以外的商业资本,创造了一个个的商业奇迹。 首先她将属于自己管理的土地分给佃农几乎无偿耕种,实现了土地改革,其实她也是看到农业经济只能养家糊口,更有前途的是商业经济。关中棉花织的土布等都成为周莹以本地产品打天下的利器,为促进当地经济繁荣、人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整合资源上,她提出以丰补歉,棉花生产常是三丰一歉双平年,而周莹懂得以丰补歉的思想,在未知丰歉的情况下,她提前以平年价格预定了棉农次年的棉花,既保证了棉农的利益也稳定了自己的货源。到第二年收获时其他棉商早已无棉可收,只能再高价向周莹回购,辗转七年时间,周莹由每年进出3000来担棉花到一年购进超过11万担棉花,发展成为关中的棉花大户。
在制度改革上,她推行阳俸阴俸。除了给店里的伙计超过当地年薪的三倍之外的工资之外,周莹鼓励手下掌柜伙计参股,进行资金扩充,实行阳俸阴俸。这一决定将员工收入与商店利益挂钩,这种近于现代企业经营中的股权激励制度极大调动了店员的积极性。
在用人上,她重视建设员工关系。周莹不仅诚信仁义,团结能士,更懂知人善任,恩威并重。周莹把所有伙计视为兄弟姐妹,不但为他们成家立业,而且为他们教育子女,周莹无疑是建设员工关系的先行者。
从18岁守寡到42岁去世,周莹走过的24个年头里,获得了巨大成就。周莹成为了中国商业史上唯一有不俗建树的商业才女,而且成为唯一在中国商业史上为国家民族创立过不朽功绩的女企业家。
《这个输在起跑线上的贫二代,凭什么逆袭成功?》 精选四
新媒体管家
最近,娘娘孙俪的又一部大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火了!各位金主看了吗?
17岁嫁人,18岁公公、丈夫相继离世
自学成长,执掌家业
最后凭一己之力重振吴家大院
一步步成为清末的女首富!
真是活脱脱的一部女性励志大片!
而且历史上确有周莹其人:从商24年,累计家财无数,成为陕西第一富商,被慈禧收为义女,钦赐护国夫人牌匾,被当地人誉为商圣。
比董明珠大大都要厉害,毕竟她身处的是一个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时代,而且是清末乱世,男人都不太敢抛头露面,她一个弱女子能取得如此成就,可见其能力!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扒一扒这位历史上的奇女子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01分析市场再做决策
要想在商场上取得成功,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一定要懂!在市场经济的理念还没有出现时,周莹便知道要按市场规律出牌。
有一年关中棉花大丰收,但是一些棉花行想乘机杀价,引起棉农不满,而周莹则提出以丰补欠的原则,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垄断了棉花行业,结果连西安的一些棉花行,最后也不得不求助于周莹。
第二年,棉花欠收,前一年囤积的棉花,又让她大获全胜。
投资也是一样,在决定投资的时候,不要盲目跟风,而应该通过国家政策、新闻资讯、公司公开的财务报表、业内人士或者自己亲身体验,先进行一番市场调查,再做决定。
太饱满的行业再去挤,可能会失败或者行进困难。
02推陈出新,会选人,股权激励,会用人
在后期革新过程中,周莹从不墨守陈规,不断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思路。
首先,她将诚实守信的学徒房同学提拔到管理层,稳定住了吴家的整体局面。
随后,周莹创新性地提出了允许掌柜、伙计参股的计划。把员工的收入和店铺利益相挂钩,类似于现在的股权激励制,店铺越赚钱,员工收入越高。
这项计划拯救了初期资金链断裂、濒临倒闭的吴家生意,为日后吴家生意的迅速崛起和壮大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刘强东曾说过,公司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怎么选人、怎么用人、怎么留人。
具备了实际的共同利益,吴家企业的股权分红者们自然卯足了劲儿得干,生意越做越红火。
如果你是老板,想要员工和你一条心,千万不能舍不得掏钱!
03学会团队协作、资源整合才能走得更远
要说周莹能够成功,绝对离不开她的领导力,在她帮助吴聘搭粥棚施粥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后面当她得知土布生意比棉花生意利润更高的时候,她果断进入!借着婆婆的寿宴提议三家合股一起做生意:东院负责上游的原料采购、中院负责生产、西院负责市场,资源整合,将利润最大化。
一个人的能力以及资源都是有限的,能够进行有效的资源互换、整合,你将可以干出一番不一样的事业。
记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分工明确,才能无往而不胜!
04跳出固化思维,开辟新市场
后来,她和西院、中院合股做的陕西土布生意,遭遇了胡咏梅洋布生意的重大打击,但是她当即看到洋布还没占领边远地区的市场,于是果断决定远行迪化,这一场围魏救赵让周莹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
面对胡咏梅的洋布,她没有固步自封,反而能够正视,并且迅速地转换市场。
把思维局限在某一处,最后只能是走到死胡同,多开眼界,扩大格局,才是人生可行域的最优解。
其实历史上的周莹不光是位女首富,更是位心怀家国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西逃避难,周莹资助10万两白银。慈禧亲题护国夫人牌匾,收周莹为义女。《辛丑条约》签订后,周莹再次进交白银30万两,同赴国难。
尽管这是周莹个人的品行,可当人们在谈论这件事的时候,称赞的却是吴家甚至秦商的大义之举。女老板周莹自身就是一个活字招牌,代表了吴家的对外形象。
也唯有如此大格局才能成就如此大老板!
18岁守寡,42岁病逝,短短24年生涯里,天灾人祸层出不穷。周莹坎坷却又传奇的一生,实在让后人肃然起敬。
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儿也顶半边天呢!
《这个输在起跑线上的贫二代,凭什么逆袭成功?》 精选五
最近有一部孙俪主演的热播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她饰演的角色叫周莹:
17岁嫁人,18岁公公、丈夫相继离世
自学成长,执掌家业
最后凭一己之力重振吴家大院
一步步成为清末的女首富!
周莹的成功之道可以总结成 7 点,值得现代管理者和职场人学习。
1
见多识广,敢为天下先
周莹本是孤儿,被养父收养,走遍大江南北,以跑江湖卖艺为生,也学会了与三教九流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
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不同,周莹这种江湖阅历让她见多识广、胆识过人,在行事风格上颇为不羁,透着一股野劲儿,凡事敢为天下先。
早年遍历江湖,让周莹对人情世故洞察清晰。更重要的是,在她后来带领吴家东院,重拾盐商生意,直至商铺遍及全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拘一格降人才
周莹天生聪慧,对数字过目不忘,记忆力非凡,商业天赋非常突出。
进入吴家后,从学徒房打杂做起,起初还是小打小闹:帮同学写作业、口述重点内容;并立志:女人也能经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人不仅能当学徒,还比男人更加优秀。
后来,在精神导师吴聘、吴蔚文带领下参与到了家族生意中,包括参与最重要的商议战略方针大事的六椽厅例会,学习家族的生意经营。
如果说吴聘、吴蔚文为周莹创造了外部条件,那么周莹自己的真才实学就是内在核心驱动力。
吴家家道中落之后,周莹更是将女人不能抛头露面的陈规陋习置之脑后,只身挑大梁,承担起复兴吴家生意的重任。
3
诚信为本,重视雇主品牌形象
吴蔚文早就发现了周莹过人的经商天赋,但因担心她缺乏管教,容易走上歧途。
当周莹提出用杜鹃花的叶子来代替血竭,这种投机主义的想法让吴蔚文异常愤怒,严肃教导周莹:
吴家东院发家靠两个字,一个是诚,一个是信!诚就是货真价实,信就是信誉卓著。
做生意和做人都要讲诚信这样的教诲一直影响了周莹的一生,成为诚信为本的坚定执行者。
她接手大当家之后,坚守信义的价值,继续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才是使吴家东院能够东山再起的根本原因!
4
坚守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
周莹洞察到新商机,着手刚把手中的五十亩地都改成罂粟田,准备供货给药材行。
但赵白石任西安知府后,开始推进禁种禁鸦片的章程。
之后,鸦片最终害得老德夫妻双双死去,周莹又气又悲。这才意识到鸦片害人不浅。于是她果断一把火烧了苦心经营的五十亩罂粟,做生意,害人的事情她决不做:
以前我只知道鸦片之恶,但是心存侥幸以为只卖给药铺就可以杜绝,但就在刚才,我亲眼看到鸦片夺走了两条人命,我怎能再有害人之心。
罂粟事件成了周莹人生中的转折点,周莹刚开始的生意经就是:做生意,就要和别人想的不一样才能赚钱!
但在吴家父子的影响下她明白,生意不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在商人之前,她首先是一个人,做人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短期靠投机取巧,确实能谋取小利,但毁掉的却是自己的信誉。
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却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了明天。周莹虽是女流,却具备很多男人都没有审时度势的英雄气概,大写加粗,牛逼!
5
推陈出新,会选人
股权激励,会用人
在后期革新过程中,周莹从不墨守陈规,不断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思路。
首先,她将诚实守信的学徒房同学提拔到管理层,稳定住了吴家的整体局面。
随后,周莹创新性地提出了允许掌柜、伙计参股的计划。把员工的收入和店铺利益相挂钩,类似于现在的股权激励制度,店铺越赚钱,员工收入越高。
这项计划拯救了初期资金链断裂、濒临倒闭的吴家生意,为日后吴家生意的迅速崛起和壮大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刘强东曾说过,公司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怎么选人、怎么用人、怎么留人。
具备了实际的共同利益,吴家企业的股权分红者们自然卯足了劲儿得干,生意越做越红火。
百年前的女老板周莹就开始玩股权了,其视野之远、谋略之深,让人叹为观止。
但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公司想要做股权激励,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即便参加过股权培训,也还是达不到预期效果。
其实股权激励不是分老板的股份,也不是分老板兜里的钱,而是通过一种制度,激励员工创造更多的利润!
6
以丰补歉,把握市场规律,掌握渠道
在市场经济的理念还没有出现时,周莹便知道要按市场规律出牌。
一年秋天,棉花大丰收,但一些棉花行想乘机杀价,引起棉农不满。周莹提出以丰补歉原则:在棉价低时以高于市场价收购,棉农则在棉花稀缺、棉价高时以优惠的价格和稳定的货源回报给她。
第二年,棉花欠收,因上一年棉花库存,周莹又战胜了其他人。7 年时间里,她由每年进出 3000 来担棉花到一年购进 11 万多担棉花,由小打小闹成为关中地区棉花买卖大户。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她还通过学习先进的技术,购买更先进的机械设备与国内没有的纺织布料,还将生意扩充到了蚕丝、棉花、棉布、药材、茶叶等行业,吴家的商业版图在她的运营下甚至延伸至海外!
作为晚清时期的女商人,能够在动荡混乱的时局中找到一次次商机,让她真正成为秦商领跑者!
到1910年周莹去世时,留下白银不计其数,产业经营范围之广也无人能及。
鼎盛时,吴家商业帝国的版图遍布全国,在全国拥有108家分号,民间甚至有一句话:吴家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饭,不住别家店。
7
心怀天下,腹有乾坤
天将大任,梅花香自苦寒来
周莹不仅是商业奇才,而且是为国家民族创立过功绩的女企业家。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西逃避难,周莹资助10万两白银。慈禧亲题护国夫人牌匾,收周莹为义女。《辛丑条约》签订后,周莹再次进交白银30万两,同赴国难。
她不仅在国家危难关头慷慨解囊,对乡里更是乐善好施,兴水利、办教育、建文庙、助军饷,尽己所能在乱世中护佑一方百姓安宁。
18岁守寡,42岁病逝,短短24年生涯里,天灾人祸层出不穷。梅花香自苦寒来,坎坷却又传奇的一生,实在让后人肃然起敬。
商之有本、大义秦商,周莹为代表的秦商所体现的忠、义、信,也成为现代社会塑造商业价值观的标杆。
大格局成就大女人,具备了无比广阔的胸襟和气魄,她终于一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这个输在起跑线上的贫二代,凭什么逆袭成功?》 精选六
原标题:赚钱境界分6层,你在哪一层?
穷人和富人最大差距不在金钱上,而是在思维上。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没有钱生钱的意识,只会抓紧手中的钱,一毛不拔,成为守财奴。
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不仅是部爱情剧,更是一部生意场教科书,剧中把赚钱的境界分6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层:二虎:乞讨为生,只有生存
二虎很可怜,家里有个生病的妈妈,没钱看病奄奄一息,还有个年幼的弟弟,他是个小乞丐,饿了三天,不得已,抢了周莹的甑糕。
周莹可怜二虎一家人,于是把自己的5两银子和身上的全部东西都送给了二虎,后来二虎妈妈病死,弟弟饿死,只剩他一人孤苦伶仃。
他们除了物质上的贫穷,更可怕的是他们精神上的贫穷。
因为贫穷,变得自卑,没有自信,生活变得麻木,没有希望,自暴自弃,物质条件的限制束缚了他们的思维,穷人思维让他们只看到眼前,不敢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