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学校培训机构不要等到舆情汹汹才来解决问题

倍酸公关

       山东某大学数百名学生被第三方劳务公司派遣到江苏康佳等企业打工,因为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部分学生在网上发帖求助。媒体报道后,学校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实习地现场处置相关事务,并将学生全部撤回。广东茂名一所民办小学发起了一个捐款活动,十名学生没捐款,老师便把这些孩子拍照发群。这样一件小事也引来了舆论广泛批评,显然不是其所能承受之重。西安一名中学校长则被教师发帖举报存在九大问题,网帖发布之后,区教育局迅速启动了相关调查。

  这几件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当事人都没有选择通过正常的渠道来沟通解决问题,而是诉诸网络,试图用公开的方式引起相关方面注意。毋庸置疑,把问题公开,利用舆论压力推动问题解决不失为一种方式,而且往往还具有力度大、见效快等特点,能起立竿见影之效。但是,舆论也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问题解决的同时,有时候还具有破坏性,会对当事各方带来冲击,甚至加剧对立。

  放在教育领域内来看,丑闻的曝光,还会形成新闻传播中的遍在效应累积效应,让大家感觉类似问题很普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观感,进而破坏社会对学校、教师的信任。实际上,学校管理中存在问题和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如果沟通渠道畅通,可以及时反馈问题,并妥善解决之,完全可以避免走到剑拔弩张、世人皆知这一步。

  具体分析上文提到的几起舆情事件会发现,有些问题本不应该发生,比如把没有捐款的学生拍照发群,不仅有违行善初心,更是对学生的羞辱,家长抗议点明问题所在之后,仍不知反思,反而教育家长更是不应该;有些问题虽然发生了,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内部反馈的方式解决。大学生选择去哪家企业实习、实习权益如何保障等,学生本应有知情权和话语权。即便实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没有兑现承诺、工作环境恶劣等,也可以向学校主管部门或者校长信箱反馈。教师发帖举报校长一事,调查结果暂不明了,值得一问的是,公开发帖之前,教师是否尝试过其他举报渠道,如果尝试了,那些举报渠道又是否顺畅?

  舆情发生之后,学校或者相关部门迅速解决问题,值得肯定。最可怕的是,舆情一来,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先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然而,如果有了舆情才重视,那么那些没有被曝光、没有进入舆论视野的问题,解决了吗?那些问题就不应该解决吗?毕竟,被曝光而且能进入公众视野的问题只是一部分。

  由于利益诉求多元,学校、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再正常不过,关键是出现了矛盾和问题,如何面对。是正视问题、主动作为,把问题化解于萌芽之中,还是等到舆情汹汹,才来重视,才来解决?两种情况,虽然同样是解决问题,但在舆论压力下,被动地、匆忙地应对,做得再到位、再真诚,都难免招来非议,难以得到认同。既然如此,那为何不主动地做呢?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缘于一些教育者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式有偏差。问题被摆到公众面前,更是从侧面反映出一些学校管理不民主、民意反馈不畅等问题。追根溯源,还在于教学以及管理工作,是否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没有真心将服务师生员工视为本位工作?还有的管理者,心存侥幸,认为问题压一压就过去,岂不知这样的心态,犹如把自己置放于火山口上。

  教育发展需要一个良好、宽松的舆论环境,需要一个允许试错、包容失败的舆论生态。可怕的不是舆论,而是后知后觉,事事走在舆论后面,不到舆情汹汹便不知问题之所在。不要总抱怨舆论伤人,如若希望被舆论温柔以待,那就真正畅通沟通机制,认真倾听师生员工心声,把他们的利益诉求放在心上,做好服务师生员工的工作,把工作做到舆论的前面。(杨三喜)

倍酸公关十大网络公关之一,国内颇具竞争力的网络公关公司之一,专注于政府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以危机公关、舆情监测、整合营销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机构,业务微信:beisuan123。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