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做了10年公关人,我总结了这20条从业心得

倍酸公关

1、绝大部分人对公关这两个词都持有负面看法,实际上这也没错。

从公关这一行业的标准意义上理解,公关有点像律师,利用一切蛛丝马迹或者可能存在的东西扩大自己的优势,同时在被动情况下减少损失,这本无可厚非。

只不过,在很多时候从业者是否会睁眼说瞎话如同律师伪造证据决定了公关行业的整体口碑。

很可惜,很多公关人故意、或者受限于自身水平,导致了外部人士对这个行业里的人有一些偏见。这跟通常很多人认为这种偏见来源于《公关小姐》这部电视剧并没有太多关系。

2、不作恶是做公关的基础

不要尝试去恶意抹黑竞争对手,因为所有的公关事件都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如果是刻意的编造,最后只能是被对手所利用,最终实现华丽反击,而自己只能打自己的脸。

但是,这并不意者公关战只能是被动应对,不能主动发起,有时候一场漂亮的公关战,完全可能改变公司业务的发展,就像是王老吉和加多宝,几乎可以作为公关的范例了。但是,观点可讨论、事实无编造,这是做公关最基本的原则。

3、做公关不仅要精,还要全

除了前面提到的策划和媒介外,公关还有很多更细分的东西,比如活动、互动内容等等。很多公司,对于公关的投入有限,很难做出这么细的分类,这个时候,就要求你能够身兼数职,做更多的东西。

小公司和大公司的公关完全是两个概念,小公司偏全,大公司要精。看你所处的环境,如果整个公司就你一个人做公关,还影响不了领导,那基本上你的职业身涯会比较危险。

4、做公关,请注意总结套路

大多数事情都是有套路的,按照既定的套路做,基本上可以保证你不跑偏。这就需要你在做公关时,能够注意总结,了解一件事大概应该怎么入手、怎么处理。

保持思考、保持总结是一个做公关必须的好习惯。

5、如果让我总结做公关的三要素,我会给出悟性、文笔和情商。

首先,公关是一个非标准化学科,不像是做软件开发,有固定的项目流程。很多时候你面对的可能是一团乱麻的东西,这时候你需要能够在这些一团乱麻中找到关键点,并且开始制定步骤,做时间管理,一步一步去做。

尤其是对于新人,如果没有悟性,很多时候哪怕你参与了某个环节,但很可能一个项目做下来也是云山雾罩,必要悟性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笔杆子一定要硬。文章立意到遣词造句等等,这些非常重要。公关文不像是任何其它类型的文章有固定的定式,它有点像是一种实用文体,都可以用。一句话写不清楚,很可能会出现完全相反的预想。

但是,对于这一点要说的是,没有人天生就会写文案、写文章,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并且需要大量的实践。

最后就是情商,无论是媒体、KOL交流,还是内部沟通,都需要你有足够的情商去平衡各种关系,最后达到你的目的。连基本的沟通都很难的话,真的不建议做这一行。

6、做公关有点像是弹吉他,入门简单,但是想要深入,每一步都非常难。

刚入行的公关,基本上没有太多的门槛,基本素质OK,踏实好学就没有问题。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你会发现公关的每一个细分的行业,都是没有止境的。哪怕最基础的写文章,你都会发现每一篇你发的文章都有太多可以提高的地方了。

就我个人来看,踏踏实实做了十年,仍然自己感觉只是刚刚入门而已。所以对于新人来说,如果想要做这一行,请做好心理准备。

7、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公关?

最理想的一种是做过1-2年记者,然后去公关公司做过一段时间,最后再进入甲方做公关。做记者的经历一方面可以让你有足够的视野,可以见识到产业、行业的东西,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有更好的习惯,包括写作习惯、写作文笔等等;

去公关公司工作可以让你了解更多公关基本的常识、套路,并且可以让你能够提升更多的综合素质,比如应对一些突发情况,快速熟悉一个全新行业的知识等等;最后到甲方做公关,基本上素质都没问题了,这个时候只需要在情商上下功夫就行了。

要知道,在甲方做公关,做好内部沟通,并且让其它相关部门能够配合你做事情太重要了。

8、很多人说记者转公关很容易,这里恐怕是个误区。

记者文笔确实会相对出色,而且会有一定的行业人脉,这些都是优势,但对于公关来说,记者和公关之间的代沟还是非常大的。

我之前碰到过一些转做公关的记者,之前文章写的是一片锦绣,但是转型公关后,发现不会写了,为什么?理由其实很简单,如果把记者写的文章叫做炒菜,那么公关文章基本上是买菜。

记者通常可以有一些采访资源、报道资源,而公关并没有这些,需要从底层挖掘。更何况,还有公关很多对内的沟通,对公司业务体制的熟悉,这些其实都是要记者话费不少时间去学习和适应的。

9、公关行业有三大要素,舆情、内容和渠道。

在很多公司,除了舆情之外,内容和渠道通常是分开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策划和媒介。对于这种分工,我个人其实是不太赞成的,一个不懂内容的媒介,凭什么能够和渠道有畅快的沟通。

同样,不了解渠道的策划,它是否能够完成适合这个渠道的内容公关越来越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如果仅仅作为其中一环,那么奉劝你尽快熟悉并且了解其它的两个领域。我并不认为只了解一个要素的人会是一个好公关。

10、通常情况下,公关会兼顾两头,公司和舆论。

公关的价值在于能否在舆论导向中融入对公司有利的声音,包括但不限于媒体的报道倾向、用户的评论声音。

这里,对于公关人要求最高的无疑是要判断舆论的走势,这可以说是公关人最基本的素质。如果连最基础的舆论预测和判断能力都没有,基本上可以断定公关无论做什么都只会打酱油了。

11、对于公关来说,时机非常重要。

往往很多公司都只注重事情发生之后的舆情分析,却往往会忽略之前的舆情判断,这会直接导致公关无意间就会很多机会。在舆论走势的关键节点作出关键的动作官方发声或者第三方媒体证言,或多或少的都会改变一些舆论的走向。

所以,对于很多重视公关的公司而言,公关绝对是属于一把手工程,公关没有办法也没有机会在层层汇报后还能获得好的结果。这一点对于公关从业者来说,能否第一时间卷入领导一起应对就显得至关重要。

12、做一条刷屏的内容,这基本上成了公关从业者最怕听到的话了。

如果你听到这句,有三种做法:第一种,你真牛,真的能一鸣惊人;第二种,去买KOL、媒体的朋友圈,打听一下老板朋友圈都有谁,让他转发;第三种,说服你的老板,告诉他,刷屏可遇而不可求,而且刷屏本身受限于微信朋友圈相对私密的分享机制,并不能算是一个标准的KPI它取决于你的目标人群,老板看到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看到的人看到的。

简单评价这三种方法,第一种几乎没可能,还没做就知道要刷屏,呵呵。第二种操作简单,就是贵,当然没啥效果。第三种,你需要去锻炼,作为公关人,如果你说服不了你的老板,那么你又怎么能保证你的内容可以影响到媒体和用户。而且,一旦你无法说服你的老板,那么日后你将会频繁面临着类似问题的困扰。

13、最常用的传播会分为行业传播和用户传播。

要了解,行业传播一般是背书性质的传播,起到让他人背书的目的,通过此可以让人知道整体的公司战略、目的,以及一些背后的想法,故这是行业传播的根。而对于用户传播,一般是在这个大行业的基础上,去做一些花絮式的内容。

比如最简单的,一个直播平台做一轮传播,对外将一些自己的补贴战略、发展规划、行业生态想法就是行业端传播;而对于某个主播进行包装,传播一些花絮、八卦则就属于用户传播。

一个要注意的东西,对行业端传播,需要平铺直叙,越直接的让行业了解你的想法越好;而对于用户端的传播,你要让用户认为你好,并不是你告诉用户你好,越直接越容易引发用户反感。

14、有些东西能火,但你坚决不能做。

在唯KPI驱动的时代,衡量一次传播是否有价值,就是看关注度。但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一定不要做对品牌不利的行为。

这需要一个基本的舆情判断,判断这件事情之后会紧接着出现什么样的反馈,千万不要给自己挖坑。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想火,策划CEO裸奔怎么样?哈哈~

15、媒体等级分类永远都是一个公关人必不可少的功课。

对于不同类型的媒体,一般情况下还是要分为ABCD四类。这种好的习惯可以让你更有效的去维护媒体。毕竟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它能够影响和接触到的人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个人就能完全Hold住所有媒体。

比如A类需要经常见面沟通探讨一下,B类是偶尔打个电话、微信互动,C类让它知道你,D类就节假日互动。这种分类同样没有定式,根据个人习惯去做就好。

16、媒体维护不要只做高层维护,不注重记者。

要知道,写稿子的人可都是记者,媒体高层很多时候都不会管那么细的东西。维护高层,通常时候只有在面对重大危机公关或者广告投放时能用到。

一般情况下,你不可能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去动用媒体高层。但是记者很多时候的一些描写细节,一些些有意无意的倾向,很可能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效果或者造成很多的麻烦。建立起记者的关系圈,并且能够影响到他们至关重要。

17、需要有自己的核心媒体圈。

注意,是自己的,不是公司的。这些核心媒体圈能够帮助你在完成公司任务时更加的得心应手,更多的还在于你能够建立起你更多的个人品牌,从而在为你的雇主提供品牌加持。

这并不是说你要抓住媒体关系不放,或者不去分享,而是这种媒体关系,更多的时候都是人跟人之间的感情,很难让媒体对一家公司产生感情。

18、10w+有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不必刻意追求。

找一个营销号,可能内容很容易就10w+了,但是它带来了多少影响力,恐怕没有多少。10w+只能代表阅读数有时候还可能是假的,并不能代表一切。用户评论、口碑、行业观点等等,这些都和阅读数同样重要。

19、说一下危机公关吧,恐怕这应该是大多数公关从业人员都可能面对到的情况之一。

这里就先不说预防比事后处理更关键的废话了,分享一点经验,之前我把它总结为危机公关处理的三三制法则。

第一个三指的是要在处理前做三个预测,分别是弄清事实情况是什么、判断这件事究竟触犯了什么、是否有竞争对手或者外力干扰。事实是一切的基础,如果危机公关的处理者连自己都不清楚事实是什么样,如何处理就无从谈起,只能是乱上加乱。

弄清事实之后,就要看第二个三。这件事发生后究竟触犯了什么,优先级上依次从法、理、情三个点去看。是否触犯了法律,是否没有触犯法律但是从道理上看不合适,更或者前两者都没有触犯,但有违人情,之后再制定不同的处理办法。最后要看的才是是否有外力干扰,这里有一个注意的点,一旦危机公关发生,任何外力能够影响的只能是影响范围和扩散速度,很少能够影响事实本身。

这些做完之后,再来看第三个三,首先你需要做舆论分析,究竟这件事扩散范围和影响力多大,之后进行相应的决策。千万不要把一个小的危机公关处理成一个大的危机公关,这是前提。

其次是考验你的统筹能力,将所有相关的人拉在一起,老板、法务、产品、技术、售后等等,先做决策,并且将能够补救的事情做好。最后需要做的是平息舆论,官方发声道歉?寻找正面声音做舆论对冲?在业务上进行补救修改并且给用户福利等等。从我从业十年的经历来看,基本上按照这个三三制处理,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20、如何选择网络公关公司,对于很多甲方公关来说恐怕是一件大事。

现在,很多网络公关公司面临的一个情况是老的老,小的小,对于很多成熟的公关公司,很多骨干经过多年拼杀,早已经退居二线,或者升职,或者不再一线干了,而通常干活的都是一些刚入行的新人。

所以,不要迷信那些老牌子的公关公司,除非你给的钱够多,能够撬动核心骨干为你服务,毕竟对于公关公司来说,盈利才是第一目的。

现在,个人惊艳更偏向于很多相对较小的网络公关公司,一般由在大型公关公司做过多年的骨干创业的,这种公关公司无论是性价比还是服务更或者是反应速度上,可能都会优于那些所谓的老牌,唯一的缺点可能有一些资源没有那么强大,需要你带着它们共同成长。

倍酸公关十大网络公关之一,国内颇具竞争力的网络公关公司之一,专注于政府企业危机公关的处理,以危机公关、舆情监测、整合营销为主要业务的服务机构,业务微信:beisuan123。

公关公司导航:公关公司  广州公关公司  成都公关公司  杭州公关公司  南京公关公司  重庆公关公司  长沙公关公司  武汉公关公司  苏州公关公司  郑州公关公司  天津公关公司  西安公关公司  合肥公关公司  宁波公关公司  济南公关公司  长春公关公司  无锡公关公司  福州公关公司  石家庄公关公司  哈尔滨公关公司  佛山公关公司  沈阳公关公司  南昌公关公司  昆明公关公司  大连公关公司  南宁公关公司  贵阳公关公司  倍酸公关客服  倍酸公关舆情监测 倍酸公关产品  倍酸公关新闻  关于倍酸公关